那些温暖过我们生命的美丽声音作家文摘报

本文授权转自:李广平

本文作者:李广平,著名音乐制作人,作家、音乐文化和音乐活动企划、评论家。企划走红的歌手有李春波、甘苹、李进、伊扬、廖百威、火风等;多首作品被唱片公司发行,代表作为《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30多首歌曲获得过国家和省一级奖励。

春天是真的来了。

此时走在北京的街头,风虽然还是冷的,却没有了粗粝的感觉,所谓柔中带刚;阳光明媚在人的脸上,暖意流动在人的内心。一年中蛰伏的心,也开始苏醒了。生命就是一场伟大的律动,人生就像一曲高低起伏的歌,唱响各自不同的旋律和歌词,各自精彩。

总有一些人一些声音,在我们的生命中或甜蜜温柔,或忧愁哀怨,或幸福婉转,或痛苦激昂。老舍先生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此时此刻,回想起那些温暖过我们生命的美丽声音,遂成此文,献给她们,也感激她们。在她们的歌声里,重新撞见我们的青春岁月,重新回味生命中的幸福与哀愁,失落与得到;生活中的跌宕起伏,高潮低谷,丰富荒芜,得失悲欢。

Part.10

甘苹

我之所以把甘苹列入我最喜爱的十大华语女歌手之一,原因无他,因为她是我参与制作的第一个女歌手,而且唱红了我的代表作《潮湿的心》。为此我感谢命运之神的眷顾,也感谢陈小奇老师和甘苹,这个理由够充分吧?

年,我就认识了当时还在广州军区服役的文工团员湘妹子甘苹。当中唱广州公司与她签约的时候,我就是当年的小跟班啊(制作助理兼企划宣传人员)。

30年前的广州沙河顶,28岁的小李每天带着愉快的心情头顶烈日穿过尘土飞扬的街道从星海音乐学院步行到中唱大楼上班,和陈小奇老师、兰斋老师一起,为甘苹的第一张专辑《大哥你好吗》出谋划策。

那时候总有无数的灵感在默默翻涌,那时候写歌完全不考虑是否会大火,只是让激情生长释放。

年甘苹的第一张专辑《大哥你好吗》,我应该是第一次正式发表了两首歌曲:

《满天星光》(李广平词杨虹曲)

《初恋》(李广平词蔡文峰曲)

年,我和陈小奇老师和甘苹一起,转到太平洋影音公司工作,制作了第2张专辑《疼你的人》,盒带的B面有我的3首歌曲:

《没有月亮的晚上》(李广平词林静曲)

《TrueLoveInMyHeart》(李广平词李春波曲)

《潮湿的心》(李广平词兰斋曲)

正是这B面的第3首歌曲《潮湿的心》,没有上过任何排行榜,没有得过什么奖项,却在一年后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城市和乡村。

我当时接到过北至黑龙江新疆,南至海南云南等地朋友的电话,他们都听到这首歌曲在各种场合被唱得稀里哗啦,从此后一直如影随形,潮湿了无数人的心。当然,也是在这一年,我的另外一首歌曲《你在他乡还好吗》也同时在全国唱响,所以说,年,这是神奇的一年。

Part.9

朱哲琴

我其实并不认识朱哲琴,虽然她也是广州出道的广州籍歌手;我也没有和她合作过,但是我依然觉得她是一个异常优秀的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追求的歌手。

她在年演唱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震撼了我,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环保歌曲所具备的关怀社会和关爱地球的文化魅力。

朱哲琴是目前为止中国歌坛最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歌手,她和作曲家何训田合作的《阿姐鼓》让世界乐坛见证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独特魅力,在世界乐坛创造了发行万张的奇迹。

她的声音,空灵而深沉、高亢而坚实、清澈而圆润,让人震撼而入迷;何训田老师作曲的音乐,在电子和传统乐器的缠绕穿梭中独具风格,再加上藏族音乐题材的神秘感和传奇感,形成一股审美的合力,引发了新世界音乐的创作热潮。

后来,她的唱片《央金玛》《七日谈》《月出》等等,皆各有特色,引人注目。

Part.8

潘越云

我应该在90年代初的广州“卜通”歌舞厅见过潘越云小姐的,那时候的卜通歌舞厅可不仅仅是个歌舞厅,它还是一个广州原创音乐的重要发布场所、歌手培养训练基地、词曲作家欢聚的音乐大本营。

当然,更进一步认识到潘越云的魅力还是在唱片里:她悠远而沧桑、优雅而深沉、厚重而轻盈的歌声,一直是我的挚爱。

我当时被她演唱的歌曲《天天天蓝》迷住了:我当时和作曲家邓伟标兄说,台湾的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一听就知道境界高迈,技巧高超,很像是大学教授的手笔;老邓不以为然,说,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过几年你也可以写出来。

查询《天天天蓝》,果然,词曲皆出自大学教授的手笔。《天天天蓝》这首由潘越云演唱,台湾滚石唱片在年2月1日出版发行的同名专辑主打歌,卖出几十万张的唱片,歌曲就是由卓以玉教授作词、陈立鸥教授作曲。为此,多年后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夸赞这首歌曲。

潘越云演唱的好歌太多,《野百合也有春天》《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几度夕阳红》等等皆属于传世之作;无论如何,她是一个有独特魅力的女人,她的声音成就了她。

Part.7

程琳

年,15岁的程琳在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了一张专辑《童年的小摇车》。我永远记得那一年,我刚好考上大学,从广州郊区石牌坐22路公共汽车到达北京路新华书店的门口,听到音像柜台传来的《童年的小摇车》的歌声,如痴如醉。

6.7元人民币一盒磁带,对于生活费每个月只有10元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天价啊。我知道自己买不起,所以我站在柜台边,把能听到的每一首歌,都听了一遍。程琳这个名字,从此印刻在我的心里。

年,程琳和台湾歌手侯德健合作专辑《新鞋子旧鞋子》,再次走红全国;年,程琳演唱侯德健词曲的《熊猫咪咪》被评为全国十大金曲;年,《程琳新歌》专辑由广州电视台拍摄成MTV,从而成为国第一位拍摄MTV的女歌手,也是这张专辑,成为广州创作组合“新空气”与程琳合作的开始,解承强、毕晓世、张全复成为广东音乐人的开路先锋。

大约是年前后的某一天,程琳回访太平洋影音公司,我陪她上下楼参观了一番,站在楼下,她看着大楼说:这楼起码有一层,是我盖的。

我欣然点头,是啊,是李谷一、朱逢博、程琳、朱晓琳,是她们的歌声,盖起了太平洋影音公司这座辉煌的大楼。

Part.6

蔡琴

蔡琴的歌声,适合深夜里一个人静静聆听。

在发烧友的心里,蔡琴的声音就是一件人间最美的乐器,最抚慰人心的利器。当她的歌声在无数的夜晚和黄昏响起,那些《被遗忘的时光》就会被一一唤醒。

涉过生命的《渡口》

恍惚中看见时间深处《你的眼神》

然后在岁月里《读你》

用《恰似你的温柔》陪你走长长的路

直到《点亮霓虹灯》

直到《太阳出来了》

直到地老天荒

永远忘不了的是《不了情》和《新不了情》

相比蔡琴被当作一个人声发烧级别的歌手,我其实更喜欢她演唱的几首电视剧和电影的插曲,比如电视剧《雷雨》插曲《爱断情伤》,以及林秋离、黄国伦先生为她创作的《点亮霓虹灯》《太阳出来了》等都会情歌。

《点亮霓虹灯》是蔡琴在离婚后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午夜场》的主打歌,它向听众娓娓述说了她的第一次婚变,据说多年后蔡琴在香港红馆演出时,把一曲《点亮霓虹灯》唱得泣不成声而无法继续下去。

蔡琴的赞美诗专辑《哈利路亚》也相当精彩,在此向弟兄姊妹强烈推荐。《哈利路亚》翻唱自加拿大诗人歌手LeonardCohen的创作《Hallelujah》,LeonardCohen花费了几年的时间苦心创作『Hallelujah』,他写了几乎80个版本的主歌,然后慢慢修改成最终的歌曲。

这首歌出版后红遍全世界,前后被超过名艺人用各种语言表演过,蔡琴的版本由她自己亲自填词,风采别具,值得聆听。

Part.5

李谷一

李谷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流行音乐的奠基者与开创者之一,是内地流行歌手第一人。我最早听到她演唱的歌曲是年为当时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而演唱的歌曲《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凯传词施光南曲),这首歌曲以清新自然的舞曲曲风和亲切淳朴的演唱风靡全国。

随后她演唱的三峡风光片插曲《乡恋》被称为内地第一首流行歌曲,因为据说是第一次运用了气声唱法演唱歌曲;而后,她演唱的电影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完全让全国人民沉醉不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关于八十年代初期最温馨美好的音乐回忆;

其后,她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等歌曲与时俱进地继续红遍中华大地,让她成为春节联欢晚会不老的传奇。

深深感谢李谷一老师,如果没有她,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音乐记忆,将空缺一大片;是她的歌声,缭绕了我的青春岁月,犹如寒冬过后的春风,体会到了何为温柔细腻,何为温暖温馨。

Part.4

齐豫

42年前的年酷热的夏季,读初三的我从收音机的台湾电台播出的节目中,听到了一首改变我一生的歌曲——《橄榄树》。

用什么词来形容我听到齐豫演唱的李泰祥老师作曲三毛作词的《橄榄树》这首歌曲的心情呢:空谷足音?振聋发聩?石破天惊?韵味无穷?完美细腻?天衣无缝?雅俗共赏?是的,用完这些字眼,这首歌曲都当之无愧!我后来从事流行歌曲创作与评论工作,与这首歌曲,有着深刻的渊源。

歌曲可以这样写,这样唱,这样所向披靡进入心灵深处,在我,无异于一颗精神原子弹的爆炸,直炸得我头晕目眩,震荡至今;读高中的我,当时既没有任何关于这首歌曲的资讯资料,也不明白台湾歌坛的发展情况,但因着对三毛的点滴了解,感觉到一个歌曲新世代的来临。

因为,之前我经过邓丽君、刘文正以及当时台湾校园民歌的启蒙,已经感受到一种全新的流行歌曲审美潮流的到来;《橄榄树》是颠覆之后的第二次颠覆:一种诗意的、文学的、哲学的流行音乐也是可能的;流行歌曲不仅能解放我们的肉体,获得一种狂欢式的释放,也能开启我们的心灵,获得一种心灵的感悟与审美的体验;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演唱的人,前者我们把他们叫做“歌手”,后者像齐豫、李泰祥、罗大佑这样的人,我们把他们称为“歌者”!

Part.3

王菲

把在香港成名的北京姑娘王菲放在第3名这个位置,是因为她在华语流行歌坛持续的影响力和她为数众多的流传广泛的经典化歌曲作品。

我曾经和众多台湾和香港的同行们讨论过一个问题:邓丽君之后,谁是华语歌坛最具影响力的歌手?几乎没有太大的争议,是王菲。

王菲的声音,独一无二,以辨识度极高的“菲氏唱腔”行走歌坛:空灵而有韧性,慵懒而又有柔润透明之美,有空谷幽兰的纯净,也有直上九霄的力度,所谓天籁之音,此之谓也。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林夕等人力透纸背字字珠玑深入骨髓的佳作纷呈。可以说,如果没有优秀音乐人的佳作支撑,王菲的天籁之音也难以持续;无数的好歌成就了王菲的奇迹。

这些歌曲,构成了一个流行的经典的王菲:

《容易受伤的女人》(潘源良词中岛美雪曲)

《我愿意》(姚谦词黄国伦曲)

《人间》(林夕词中岛美雪曲)

《红豆》(林夕词柳重言曲)

《传奇》(刘兵词李健曲)

《执迷不悔》(王菲词袁惟仁曲)

《约定》(林夕词陈小霞曲)

年2月,在英国市场研究公司YouGov公布的调查中,王菲位列“全球最受仰慕的女性第17名”。

Part.2

苏芮

年,苏芮带给我的,是声音的震撼和情感的震惊。她年发行的个人首张国语专辑《搭错车电影原声大碟》是台湾流行音乐史的爆炸兼地震式的专辑,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首都是流传至今的佳作。

《酒干倘卖无》(侯德健词曲)

《是否》(罗大佑词曲)

《请跟我来》(梁弘志词曲)

《变》(梁弘志词曲)

《一样的月光》(吴念真罗大佑词李寿全曲)

这些歌任何时候听来都是如此熟悉而陌生,如此亲切而感动。

相比较摇滚而锐利的苏芮的呐喊而言,我后来反而更加喜欢《牵手》(李子恒词曲)这首歌曲,他和《亲爱的小孩》(杨立德词陈复明曲)《奉献》(杨立德词翁孝良曲)等歌曲一起,构成了温情的苏芮的另一面。这三首歌曲都具备了人性的关怀并充满了信仰的力量。

《牵手》对生命爱情的诠释,是流行歌曲中的最具深度的吟唱;《奉献》的格局和内涵,让人聆听到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而《亲爱的小孩》这首歌作词者杨立德是基督徒,这首歌中是讲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应该怎么样去一步步走向回家的路。回家的路就是去见基督耶稣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亲爱的小孩”,一直在寻找天父的爱。

一首小小的歌曲,探讨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三个永恒的人生之问,实在不是一首简单的歌曲。

所以,苏芮,你可以听一辈子的歌手。

Part.1

邓丽君

邓丽君是我们流行音乐的启蒙老师。

我第一次听到流行歌曲应该是读中学时,当时许多同学都听“澳广之声”,而后听知青的歌;记得有一天有一个同学说我给你听一些真正的流行曲(那时大家叫时代曲),说完给我放了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小村之恋》等,当时我战战兢兢听完这几首“靡靡之音”,从心理到生理都受到强烈的震憾,这是一种新的艺术方式对我们原来的审美接受心理的冲击与瓦解。

我听完邓丽君的歌曲茅塞顿开:原来歌曲可以轻声细语宛如说话一样的去唱,原来歌曲可以如此这般行云流水地写!邓丽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启蒙老师和精神导师,这一点完全不用质疑。

有一次和台湾飞碟唱片的老板吴楚楚老师聊天,吴老板评说邓丽君的话深得我心:从唱歌的角度来说,她唱歌有三感(此处文字我也略加渲染添油加醋):美感、力感、妙感!

美感就是她声音的美:柔美、甜美、酥美,这是沁人心脾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美;力感指她对声音的控制拿捏的力度恰到好处:她太会唱歌了,节奏音准气息,特别是气息,吐气如兰也好,喃喃自语也罢,无不婉转如莺恰到好处;妙感最难,是指她演绎歌曲的妙不可言之处!

吴老说,江湖数十年,这样的歌手难得一见!妙处难与君言!

当然,优秀的华语女歌手还有很多。是这些美好的人美好的歌,涂抹了我们青春的生命和记忆。她们的声音,穿越过岁月的烟尘和幽暗的时光,曾经给我们温暖的爱意和真情的倾诉。不要忘记这些曾经停留在你心间的音符,不要遗弃这些曾经安抚你心的旋律和歌词。

来吧,和我一起回味,一起歌唱,洗去你的疲惫不堪,洗去你的喧嚣迷茫,抬头看看月亮,走进生命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时光。

责编:王汉平

审校:丁历

《语之可》是《作家文摘》旗下一本内容偏重轻历史的杂志书,旨在以一种独立纯粹的阅读趣味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发现、筛选、整理那些兼具史料性、思想性、文学性的历史文化大散文——既有学者的深邃,旨要高迈、洋溢着天赋和洞见,又有文人的高格,灵动优美、感动人心,以最有价值最具力量的文字,剑指“文史之旨趣,家国之气象”。

微店专享限量礼盒装

16满目山河空念远

秦汉与罗马…...潘岳刘邦的三大历史之谜…...刘绪义光绪之死…...戴逸“仁义”窦建德为何兵败如山倒…...关山远殁后振芳尘:魏征家族的沉浮…...游自勇耆英的外交绝唱…...卜键徐建寅:甲午战争的间接受害者…...苍耳吴禄贞:一场刺杀改变辛亥格局…...李惠民伦敦塔里的囚徒…...余凤高中国器物史的几个谜团…...蔡辉

17我是人间惆怅客汤显祖这个人:必也狂狷乎…...郑培凯张岱:纨绔一书生…...王淼清华“四大导师”与北大国学门…...刘克敌年的北京大雪…...张诗洋学术大佬和宝贝学生…...周立民杜威与“五四”的偶遇…...储朝晖,罗素在中国…...孙文晔维特根斯坦:别告诉别人我是谁…...兰川

18落花风雨春仍在

薛绍与太平公主…...吴鹏李清照:优雅的反叛…...陈建华萧红赴东京,不只为爱情…...陈嫣婧和服,西装,印度帽…...子张还原一个真实的郑苹如…...龚金平母亲陶琴薰的闺蜜们…...沈宁“爸爸去哪儿了?”——忆父亲杜重远…...杜毅杜颖兰姑姑的戏票…...刘心武作家一生都在写两封长信…...张炜你和我…...万方伊丽莎白一世的情憾…...周鼎我们相爱已经十万年…...李舒

专享特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diea.com/fdcp/12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