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社精良的制作让原本漫画表现一般的《鬼灭之刃》获得了巨大热度,后来剧场版《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更是火热。用日本人的风格来说《鬼灭之刃》这属于“现象级”动漫作品。
在鬼灭之刃带来的“现象中”最有趣也最烦人的当属“鬼灭骚扰”。对不看《鬼灭之刃》的人进行强行推荐,或者干脆对不看《鬼灭之刃》投去鄙视的目光。往大了说,在当时的日本《鬼灭之刃》成了一种具有政治正确风味的东西,往小了说《鬼灭之刃》有一股饭圈的味道了。
上班时摸鱼我看了新闻,新闻内容使我开始怀疑二次元版本的饭圈化可能真的要来了。
像《鬼灭之刃》和《咒术回战》,还有以前的《死神》、《海贼王》和《火影忍者》这些来自《周刊少年JUMP》的漫画都属于“少年漫画”,面向的主要群体是男性初中生和高中生。
但根据日本媒体最近的数据统计来看,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原本面向少年的“少年漫画”现在的读者主力军并非男性。
日本少年漫画杂志有四大天王,分别是《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周刊少年Sunday》和《周刊少年Champion》。
目前《周刊少年Jump》男女消费者比例为3:7,《周刊少年Magazine》男女消费者比例为4:6,《周刊少年Sunday》基本被壮年女性消费者买单,《周刊少年Champion》则是被女中学生买单。
凭什么女性读者多了,就会饭圈化啊?这个主要在于男性和女性的思考方式的差异,男性更多偏向理性,而女性更多偏向感性。
我们用《鬼灭之刃》举一个例子。
小明看了《鬼灭之刃》,感受到了《JUMP》家的友谊努力大胜利,同时在观看过程中对作者产生怀疑,这个家伙为什么喜欢把高人气角色弄死呢?小明属于普通观众。
小华看了《鬼灭之刃》,觉得这部作品太棒了,反复研读每集都看三五遍,还加了群组和同好一起讨论,半个月前还在Pixiv上发了一张自己画的蝴蝶忍,前几天还弄到了吾峠呼世晴的签名。小华属于铁粉。
小红看了《鬼灭之刃》,觉得嘴平伊之助特别赞,长了一张秀气的脸庞,身上一堆肌肉,每次看漫画和动画时想得都是“哥哥我可以”。最近猪猪的戏份有点少,我真的好爱他啊,那个额头上长疤的炭治郎凭什么当主角啊,占用那么多戏份,真是讨厌死了。喜欢猪猪的就是我的姐妹,但是不可以和我抢猪猪哦!这是典型的饭圈女孩。
量变会引起质变,在女性读者多了,不把故事当作主体,把目光放眼于角色身上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当然当事人不会觉得尴尬。
虽然二次元饭圈化会让事情变得有些辣眼,但换个角度这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当诸位读者看到“二次元饭圈化”几个字时候,脑海中可能会生成“艺人饭圈行为已经蔓延到二次元了”的字样,其实应该说是“二次元终于发展到可以饭圈化的程度了”。若是从这角度来看,则是二次元变得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当然要是不愿意换角度,也可以当成是二次元门槛变低了,混进了不少奇怪的家伙,我们阿宅的风评又要被害了。不管诸位读者怎么看,我相信资本会喜欢这种事情,资本最喜欢钱了不是吗?
还有一个问题。女性读者成为少年漫画主力军,我很好奇那男性读者都去看什么了?这个答案希望诸位男性读者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说说你们不好好看少年漫画都去看什么漫画了。
好了,本文就到这里,我们下回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