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营口之窗“营口故事”)营口来没来过UFO(不明飞行物)?回答是肯定的:来过。那么,营口究竟来过多少次UFO呢?这个恐怕就没人能说得清楚了。因为谁都不会每天24小时仰望营口的天空来统计UFO的出没。
作为UFO的爱好者,多年来,我经常留意营口的天空,此间还真的见到了UFO,而且有三次之多。时间分别是:年10月4日、年12月5日和年9月2日至3日。其中最后一次,因为它在营口停留的时间超过了24小时,所以广为人知,而前两次由于它是昙花一现,因此观者寥寥无几,鲜为人知。如今,三次奇遇UFO的日子已经过去近20年了,可对它们的来访,我仍然记忆犹新。
像圆月的UFO
年10月4日7时左右,晚饭后,我在家中的小院里纳凉。一抬头,意外看见头上偏西一点的天空中多出了一个悄无声息、中间略厚于两边、像十五的圆月一样的东西。为了证实它的出现,我赶紧跑出宅院招呼在附近开小卖店的邻居老郝出来见证。老郝出来看后,对这个“圆月”也是兴趣盎然,啧啧称奇。我俩一边观看,一边议论。听到我俩的议论,邻居孙放也出来看热闹。此刻,这个“圆月”的面积在不断扩大,亮度在逐渐减弱,不到一分钟就变成了一个直径一米多、包裹着一颗黄星的一团白雾落到了西边楼群的后面。它消失以后,我们三个人还在议论,谁知一两分钟后,又自西向东飞来一个小火箭,在飞越头顶的瞬间,我们看到它的大小如同装着两三块一号电池的手电筒、高度十多米、速度略快于电动车、发出飕飕的的风声、尾部喷出少量的火星,仅几秒钟就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从以喷气为动力、又发出飕飕的风声来判断,它肯定是个用金属之类材料制造的实体飞行器而非光、电、影。至于它和刚刚西飞的“圆月”有没有关系那就不得而知了。
为了弄清它们为何物,事后,我仔细翻阅了下一期的《飞碟探索》杂志。原来这个“圆月”飞越了江苏、河北和辽宁等好几个省,在有的地方,它把地面都照亮了,其中一个看场院的老农还以为场院着火了,竟然慌里慌张地从窝棚里跑出来准备灭火呢!但遗憾的是,没人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值得一提的是,“圆月”飞走后,从反方向又飞来一个“小火箭”的事,在外省未见报道,为营口独有。
像灯泡的UFO
年12月5日,我和辽沈晚报首席记者傅淞巍去大石桥采访。傍晚,他坐火车回了沈阳,我坐火车回到营口。下车后,距离营口火车站出口还有百米左右,我随着客流自东向西漫不经心地走着。突然,我看见营口火车站广场偏西百米高的天空有一个大如西瓜、发橘黄色光的大灯泡在悬停。我加快脚步走出火车站,站在火车站广场凝视着它。不一会儿,看见它向右又分离出一个同样的“灯泡”,间距半尺,即一个变俩;又过了一会儿,它向下又分离出一个同样“灯泡”,间距也是半尺,即一个变仨;又过了一会儿,右面的那个“灯泡”又向下分离出一个同样的“灯泡”,间距还是半尺。这时,百米高的天空中已有四个橘黄色的“灯泡”,摆出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场景更加令人迷惑。对此,我招呼过往的行人一起来识别这些天灯,而他们的头都摇得像拨浪鼓,不知它为何物。出于好奇,我继续驻足观看,只见这四个“灯泡”一会儿变成仨,一会儿变成俩,一会儿只剩一个,一会儿全部熄灭,一会儿又复亮,翻来覆去,变幻无常。面对这些罕见的UFO我足足观看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它们全都熄灭,再也不亮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像气球的UFO
年9月2日下午,我仰卧在某机关收发室的单人床上看报纸。透过玻璃窗,我猛然发现偏东南方向几千米的天空有一个白色气球一样的东西在静静地飘着。我跑出去仔细观望还像气球。后来,陆续有许多市民也看到了它,但都说不上来它是个什么玩意儿。待太阳刚落时,它反射太阳光变成了橘黄色和红色,待夜幕降下后,肉眼已看不到它了。翌日天亮,我再次找它时,见到它依然没离开营口,只是所处位置向东移动了几米,直到下午它还没走,而是继续东移,缓慢地离开营口——它在营口逗留的时间已经超过了24小时。对于它的光临,当时,营口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另外,我和营口市环保局吴久焕对它的报道还被《飞碟探索》杂志年06期联袂发表(见附件)。
供稿作者:胡然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