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爆火的剧场版动画《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在上映72天后,票房突破.2亿,超越了《千与千寻》保持了18年的票房记录,成为日本影史票房冠军。
都说人红是非多,从《鬼灭之刃》在日本爆火到如今,“鬼灭骚扰”、“德不配位”等围绕它的争议从来没有消停过。
院长也是当年扫雷看了第1话就弃番了,19话口碑爆棚也没能把我拉回来(我也是个不喜欢跟潮流的家伙),直到完结两三个月之后才去把《鬼灭之刃》TV版补完。19话神回的称号实至名归(其它集数相对一般,但制作仍然很好),反复看了好多遍。
《鬼灭之刃》的高人气高热度让它不得不受到更多人的审视,再加上其剧情本身就算不上多么出众,影史第一这个位置,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诚然,这样的位置由那些剧情质量、主题深度更“硬”一些的作品来坐可能更稳一些,争议也会少一点。
但是,再优秀的作品,放到同样的位置,一样会引起“德不配位”和“骚扰”的呼声。任何一部作品只要火起来,不论其本身多么优秀,多么有深度,都会引起路人和非受众的反感。最近的《进击的巨人》就是一个例子,就连《EVA》这种改变动画业界的作品也一样逃不过非议。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作品,假如有,也没有任何作品能迎合所有人的需求。在人气增高的同时,那些非受众群体、无兴趣群体的接触机会也会增高,进而发出不满的声音。
《鬼灭之刃》达成如今的成就,已经无法用任何常理来解释,它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可以从漫画通俗易懂的剧情、ufotable精良的制作、电影发行方的宣传、观众自发的口口相传等角度为它的火爆找到一些因素,但即使有同样的因素,也无法重现历史。
其实,院长看到《鬼灭之刃》的火爆是有些高兴的。因为它不像《你的名字》、《冰雪奇缘》等作品一样是完全独立的动画电影,而是一部剧场版动画。
剧场版电影和普通动画电影不能一概而论,剧场版基本都是由TV动画衍生而出的,需要一定的观看门槛,那些没有看过原作或者TV动画的观众初见时很容易一脸懵逼。就算是日本国民级的《名侦探柯南》,其剧场版也不足亿日元。
更难得的是,《鬼灭之刃》原本只是一部在日本电视台播出的深夜档动画,在深夜这种时间段播出的动画,受众的主要群体是动画宅,而非一般群众。在《鬼灭之刃》之前,由深夜档动画衍生的剧场版,最高的票房记录是同为现象级作品的《LoveLive!》剧场版,然而票房也不过28.6亿日元,后面的就更少了。
从28.6亿到.2亿,这不仅仅是十倍以上的票房差距,还是小众的深夜档剧场版动画走向大众的一次破圈。
从积极视角来看,这次破圈有利于更多人了解到动画和漫画这些娱乐方式,感受到制作精良的动画的表现力和魅力,而且可以吸引更多资本入场,继续发掘动画市场的潜力。从消极意义上看,这也可能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动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的固有印象,毕竟《鬼灭之刃》的主题还是相对浅显。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它真的有晦涩深奥的高大上主题,就很难获得如此高的人气了。而且《鬼灭之刃》对温柔、亲情等主题的描写还是非常不错的,非常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动画制作公司ufotable顶级的制作水平是有目共睹的,《鬼灭之刃》这种制作水准的动画,数量越多越好,赚的越多越好,这样,观众和动画业界都能有光明的未来(然而飞碟社打工仔拿不到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