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你能出绝唱吗
文/理野
——人人都能出绝唱:
首先回答这个谈论的题目,只许一个字,能。谁也可以出绝唱,谁也能出绝唱,前提是,必须是对于诗词像爱知音那样的挚爱,爱如至宝,不遗余力,乐此不疲,持之以恒,生不离,死不别,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也许有人会说,没有天赋如何拿得出来呀?其实,天赋,只是人对于某一种事物的心里感应、感知、感悟的程度,针对对此没有天赋的人,要快捷和深刻。并非天赋可以出绝唱,而没有天赋的人就一直是门外汉。我们知道有一个成语叫笨鸟先飞。一样的路程,飞的快的鸟可以晚动身,飞的慢的鸟,就得提前起飞。否则,不能同时达到终点。也就是说,具有天赋的人,下同样的苦功,应该要比没有天赋的人要提前到达美好的彼岸。这就说明了,没有天赋的人,只要多下苦功,也是能够实现梦想的。
——什么是绝唱:
再说绝唱。首先要说的是,绝唱没有局限和界限,也没有任何人规定,只有诗词才出绝唱。诗词可以出绝唱,自由诗可以出绝唱,中华的歌词可以出绝唱,而散文、杂文、小说,同样都可以出绝唱。事实上呢?任何事物,都可以出绝唱。有一句贬贱人的话是这样说的:你算了吧,不要再做了,屎壳郎若是能酿出蜜来,谁养蜂呢!这句话的口气是阴阳怪气,连讽带刺。说到谁脸上谁也不喜欢。然而,屎壳郎,也即蜣螂,它的确酿不出蜜来,毕竟呢,它也有它自己的绝唱。不论是动物粪便还是人粪便,味道都不好闻,恶臭。而屎壳郎,却能将其滚的圆圆的,比十五的月亮还圆。这就可以说,屎壳郎虽然与酿蜜一道,尚未入门,然而滚蛋之圆,也同样是世间一首绝唱,而且千古都不能有二。绝唱的定义就出来了,站在同一个角度,对待同一种事物,做出来的或者写出来的东西,无可比肩,无花并蒂,就是绝唱。单独拿到文字题材上来说,就是同一种事物,同一个观察点,拿出来的篇章,比谁都真切和出彩,能令人或瞠目结舌,或情绪激昂,或感慨万千,或心驰神往,总之,会拍案叫绝、自叹弗如,是心中之所想,又非自己所能道出,共鸣,这就是化境,同时又是绝唱。而诗词呢,毕竟不是小说,必须还得文字优雅,不能太土,更不能粗鲁。小说为了塑造一个人的风格和刻画不同情绪,有时候甚至非但要土,而且甚至还得开骂。比如大家都能倒背如流的那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这首诗非常直白,但是所道出的却寓意悠远。这就是诗的语言,很雅。如果让一个正在地里锄地的老农民说这事,就不是这样了,而是:老天爷呀,这简直不是人干的活,满身是汗,腰酸背疼,暴土扬长,太阳又这么大,也没有人给老家伙送口水来解渴,他妈的,不干了,回家打老婆去。这才是真实的老农锄地时的镜头展现,这语言放到小说里行,当作诗句是会让哭爹的看到也会笑出来的。而经过了诗人的高潮的艺术加工,就是绝唱了。
——绝唱与流芳百世的关系:
绝唱与流芳百世的关系,应该说是密不可分的。而差异在于,绝唱,未必能流芳百世;而流芳百世的,一般都是绝唱。古代没有歌词,就是以诗配音,然后来唱,也就是说,那时候,诗句就是歌词。
——脉络:
诗,起源于生活,记载了生活。
诗的起源很早,比如《诗经》、《楚辞》、《离骚》、《汉乐府》。而在这之前,应该就有了诗,仅差没有成型的版本供我们学习和借鉴。诗,长的数百字,短的几个字、二十字,却囊括天地人寰之所有,包罗古今三界之万象。如“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古长如白练飞”、“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湛湛青天不可欺、此行未举我先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没有什么题材能与之比容量和厚度,更没有什么文字能与之比深邃和悠远,也没有什么题材能与之比意境美和脍炙人口,也许因此,才经久不衰,江河日上,日臻化境。
早期的诗,是没有定格的,也没有什么格律要求。如“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呼故都?”、“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同是一根生,相煎何太急?”等。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几乎是一个时代一个味,一个地方一个月亮。从汉乐府之后,两晋,到南北朝,诗词,就渐渐成型,渐入佳境。这一漫长的战乱时期,出了不少流芳百世的大家。到唐初,诗词日趋完善,唐朝后期,达及顶盛。而词的最最莫可项脊的顶盛时期则是宋朝。唐宋之间还夹着五代时期,这漫长的诗词进化时期,诗词已有了严格的格律要求和定格,同时也打破了诸如“八病”之类的不利于诗词发挥、发展和弘扬魂魄以及开阔意境的种种极端规范。金元两个时代,诗词跌入低谷,好在元朝有了曲,比如关汉卿的那些佳作。明清又换作了小说。所以习惯上人们都这样言道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过,近代史上,人们也曾多方论证,清朝,是诗词的复兴时期。这种说法,既有过之,又有根据。根据什么呢?按清朝写诗填词的人数来定,的确不亚于唐宋。而从质量上看,也就是从诗词的意境来说,应该说稍逊和略输。其实,就算是不逊不输,毕竟唐宋是先入为主了。主仆之差,好比明星与粉丝之别,也是天壤。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的人都吃海鲜,也喜欢吃螃蟹,虽然穷的人已经吃不起了。但是,就算是巨富和高官,多少人看到他在大口小口抠螃蟹鲜肉吃,也不会有人赞道他什么。人们所推举的,是人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未必伟大,也许是由于好奇,也许是由于饿昏了头了,就揭开螃蟹的硬盖儿,吃了螃蟹的鲜肉,虽说,在捉螃蟹时,也许被反抗的螃蟹钳破了手指头,很疼,甚至流了血(理野我曾经就在河沟的螃蟹窝里掏螃蟹被夹住了手,生疼生疼的),然而是他为人类觅得这种美食,而成为受人推崇之人。也就说是,即使清朝某些人的诗词境界撵上了唐宋诸位大家(比如明朝的杨慎和清朝的纳兰氏),也只能蜷俯在唐宋大家的光环之下了。再就是清朝的那些大家们的诗词,引用的古人的句子太多,看过清代诗词的人都应该看得出来,好多的人的句子,就是生搬硬套。虽然有引用了古人的句子发挥的很出彩的,毕竟并非己出,看上去总感觉有点怪异,不能说拾人牙慧吧,但是没有什么美言去恭维。因此就可以说,清朝虽然的确是在复兴诗词,但是,并没复兴出来什么名堂。到清末、民国和我中华时期出了个毛泽东,诗词才又一次掀起波澜。有人评价毛泽东在诗词一列,是千古风流第一人,冠绝古今。可惜或者遗憾的是,毛泽东,只有一个,没有出现张泽东,也没有出现王泽东,以致,毛泽东的横空出世,并没有能挽救每况愈下、日渐衰落的诗词的悲惨命运。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可喜可贺的是,我中华又有了歌。如果可以狗尾续貂,那么我理野就可以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大中华的歌。自从五四以来,田汉同志的进行曲,也即咱们的《国歌》,我中华的歌可以说万里飘香,群情激昂,响遏行云,盛况空前。比如《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等等,一曲唱响,足以让神州大地、江河山川同时沸腾,气贯长虹。可这对于诗词的冲击和淹没甚至是扼杀,是相当致命的,毋庸置疑。
再就是,早在太平天国时期,洋鬼子们睡梦中一咕噜爬起,发现了中国这块香喷喷的美肉,就开始了入侵和大肆啃咬(比如疯抢圆明园),从而西方文化鱼贯而入。加之,由于骈文体、八股文、文言文的深奥和呆板,不利于言谈和交流,而随着国人的昏睡百年后睡不着了的只能苏醒,也不再是“穷练武,富读书”一言概之的古老现状,老农民与包身工,也懂得识文解字了。于是,古文,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新文化,就融入了泱泱大国和家家户户。随之,诗歌,也即现代诗,就风靡了。诗歌和歌词,有同工异曲之妙,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只要略微似有似无带有一定韵味,略微合辙,就可以了。针对诗词而言,要容易了许多。人这种动物,似乎都对难,避而远之,都对易,情有独钟。其实,就我理野看,我们的现代诗,与西方的那些大诗人的诗篇的格式与语境,基本吻合,差异不大,几乎可以说是一个胚胎孕育出来的。而它的出现和风靡,也让诗词更加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了。
好在,爱自己的人比爱国的人还要多,多得多。爱屋及乌。就算是一把烂笤帚,也是爱如至宝的,大有人在。敝帚自珍嘛!因而,诗词这朵文坛的奇葩,这朵士林一界的艳丽之花,还是摇曳多姿绽开着,完美依旧,香沁中华。加之,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手机不离手,睡觉也搂着。喜欢诗词和爱上诗词的人,渐渐又多起来了。网站里,扣扣上,手机中, 千古诗词如果有朝一日能复兴,作为任何一个爱好诗词的人,是不是就应该想到要为诗词做点什么才对得起自己喜欢和爱上诗词一场呢?哪怕做一个诗词复兴的垫脚石、先驱者,不同样是由衷的自豪和骄傲,以及善莫大焉?这,也就是我要谈谈诗词的写法和如何写出来绝唱的原因之所在;我所以要建那个“千古诗词聚贤庄”纯诗词群,原因正在于此,也仅在于此。
一、走向绝唱的三个步骤:
——顺口溜:
无论是诗词还是任何题材的篇章,谁第一次写,就算是所谓神童玉女,也是休想写出来像样的东西。世上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和熟能生巧。所以老杜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名句,才出现了诸多的争执和讨论。而已过大家的讨论的焦点,就是破字和万字,破字有三种说法,即:突破、磨破和识破。万字,则是以唐代的书为依据,一卷书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万卷书,也就是如今的三十二开的五百页之书的三百本,也就是一亿字。对于有关人员来说,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我理野要说的是,就算是读上三亿字,也不是下笔就有如神助。读与写,虽然其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它绝对不是数学公式那样可以形成对等,A=B,B=C,C就绝对等于A。好比你喜欢看戏,看多了肯定能解说剧本的套路,但是,如果叫你上台就去演那出戏,估计就成了“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与人话长短”的翻本了。然而如果你写书破万卷,自然,下笔,就不至于不会写,而逮着只蚂蚁蘸上墨,放在纸上让它去乱爬了。凡是写书的人都知道,好多的神来之笔,在写的时候,肚子里和笔下是没有的,可是当写到某种时刻,顺笔就写出来了。所以说,写诗填词,第一次,或者初学写、填者,绝对写不出来像样的玩意儿,只能是顺口溜。什么叫顺口溜呢,顾名思义即,顺口溜出来的句的字数和格式像诗的语言文字。实在还没有弄明白的人如果希望自己不再对之好奇和希望自己长些见识也好逢人说项、炫耀自己具有大本事,那么,可以去公园门外两则墙下、市集的边缘不拥挤处,山寺庙宇的必经之路的拐弯角隅,这些地方,只要天公作美,不下雨不下雪,就准有瞪着眼睛装瞎子、瞎着双目冒充明眼儿的算命先生在那里等着你掏钱给他。算命先生除去旁敲侧击和批八字之外,就要你抽签。无论是上签上上签或下签下下签,都有四行字,那四行字,就是十分标准的顺口溜。之所以说它是标准的顺口溜,是因为我们初次写诗填词的朋友们鼓捣出来的玩意儿,还远无支支签上的顺口溜有分量。顺口溜的新鲜出炉,虽然自己很是欣喜,会有或多或少的成就感,然而终究还是饶不了见笑于大方之家的。因为就算是一千篇放在那里,也是毫无欣赏价值和借鉴价值,更休谈什么令人受益匪浅了。心里想表达的到不了句子里,或者心里就不知道如何表达就表达开了。四句话或者更多的句子,风马牛不相及,谁也不跟谁玩,各自玩各自的。比如:暴雨夹大雪,睡觉去赶集。柳树开红杏,鬼子掉河里。再比如:寒雨飞霜人筛糠,不想搬砖懒起床。无奈为了生活计,只得奔流冷风中。这是我在
——瘦硬晦涩:
为了让诗不在口水话,要赋予含量和所谓意境,就开始了遣词造句和精雕细琢,更有的人就开始了拆卸和组装。我拿来唐诗宋词的字词充填进去,你就总不能说我这是口水诗和平淡乏味了吧?然而,这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初学者一看会大赞:厉害,有唐味,有宋味,好诗,就是看不懂,首先是读不通。行家一看就会摇头喟叹:哇塞,晦涩高手,瘦硬大家,古人的字词镶嵌进去不少,可怜明珠暗投了。看每一个字词,非常亲切,组合在一块,读不下去,难入法眼,看初衷是想比葫芦画瓢,岂知横看竖看无论怎么看,却只是看出来了四个字,四个什么字呢?画虎类狗。这里的晦涩瘦硬,与贾岛孟郊大师的晦涩瘦硬可不能同日而语,人家的那是晦涩瘦硬的千古绝唱,而这里的晦涩瘦硬,则是一坛子臭酱。不打开盖儿还是一坛子酱,打开盖儿,就只能给清洁工添心思了。酱,毕竟不是酒,超过了发酵期,就会变质和发霉。这个就不用举例说明了,我们现在的
——回到顺口溜:
言由己出,言出于心,以这样的初衷写出来的诗、填出来的词,即便不能打动别人的心,每每读来,也会感动自己。由于写的多了,也就自然对于“朗朗上口和行云流水”驾轻就熟了,驾驭文字和格律的能力也无形中提高了,这时候写出来的诗,填出来的词,一般都很顺畅,不再那么拗,看上一遍,略微调动一下平仄,也就可以拿出来了,不会再像清朝大家袁牧所说的那样: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而其实就算是梳头,也是这道理,孰能生巧,巧了,也就快了,而梳出来的发型,也完美好看了。如果达到这境界,距离出绝唱,也就不远了。回头再说算命先生的顺口溜。算命先生的顺口溜,大都平仄出格,按格律去套,不行。但是,那种顺口溜所包含的意思以及深邃,却是值得写诗填词的任何人去研究和借鉴。因为他们的顺口溜,一般都具有所谓禅机。禅机到了咱们的诗词里边,则就是哲理了。比如,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句话,里边就含有禅机。也即,无论你的事态如何发展和什么样的结局,用这句套,绝对会被这句话套在里边,也就是,发展和结局,都出不了这范围。你相识了,相爱了,成为夫妻了,或者成为情人了,是你有缘;你碰见了,甚至是相识了,或者是成为一时的情人了,哪怕是你结婚了,然而,拌嘴了,打架了,继而恨之入骨了,最终成为陌路人了,这是因为无缘。无论谁人,人生总有可以是知音和永恒相爱和幸福永恒的一个人,但是得到的却不多,得到了,是你的幸运,得不到,是你的命运。也许你的知音真的面对面过,然而没有机会沟通,也就自然擦肩而过了,等等,都在“千里有缘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的句子的套里套着。而算命先生的顺口溜,就具有如此大的魔咒之力度。也就是说,我们到了这个时候的顺口溜,如果能具有这种魔咒之力度,就是绝唱了。当然了,绝唱也分好多种。不是非得要套住谁的命运才是绝唱。比如耳熟能详的,三年级小学生都可以背诵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罗隐的蜜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都是大白话,都是顺口溜,同时,又都是绝唱。
二、阻碍诗词出彩的因素:
在谈出绝唱之前,必须首先谈谈阻碍诗词正常发展和走向巅峰的因素。
——急功近利:
急功近利的花样很多,这里单说拉票投票:
首先是网络里的以投票来决定的获奖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者,与诗词的本身的质量或者意境的差异没有多大关系,与提高诗词的质量与意境更是毫无瓜葛。不是谁获奖了就是诗词好,谁名落孙山,就是谁的诗词一定拙劣。其间有猫咪,即,也许在没有发起投票之时,获奖者,就已经定位了,而投票,不过就是走走过场,这与咱们国家的人大推选倒是有同工异曲之妙。再就是,这些拉票投票也不可能获奖的参赛者,其实就是在给主办方打广告,而且掏钱给主办方打广告。尤其是
三、绝唱的要领:
——十要十不要
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不会切菜就做大厨;
要踏实虚写、不要凭空捏造;
要近看远写、不要放没有线的风筝;
要细看粗写、不要钻进足球里边写绿茵场;
要言简意赅、不要讳莫如深;
要合情入理、不要循规蹈矩;
要文从字顺、不要又臭又硬;
要有王者风范、不要自高自大。
要出味道、不要图花哨;
要让诗意释放、不要让诗句憋死。
例诗:
七律·题慈恩寺塔
七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讶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
——曾八元
(这首诗是一篇压缩版的说明文,解说文,用诗的形式排列了起来。而且最后放了无线的风筝。)
——这首诗,犯了“十不要”。
五律·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东流。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倚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杜甫
——这首诗,符合“十要”
四、后语:文无定式,艺无止境,一家之言,不足为据。相逢就是缘,友谊地久天长,也祝福光临提阅的朋友心想事成,好运连连,也预祝都能拿出来自己的绝唱,流芳百世。
——年12月8日至21日于太行山下陋室。
理野
本名王庆生。年生于沧州,常住(邯郸)太行山下。历任《烟雨红尘》《杨柳青文学网》《江南文苑》等数大网站编辑、主编、总编、管理员、顾问。现任《楚风杂志社》诗词、小说编辑。尤喜诗词、小说,擅长杂文。网络、纸媒发表有各类题材文字数百篇,获奖无数次;呕心沥血三十多年,五易其稿,著余万言长篇小说《寒情蹀血七色梦》。豪侠使气,剑胆琴心;挚爱文字如对知音,尤其对于突破大众化文学情有独钟。半生执着,一世无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