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中国男足的运动员,每到世界杯期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网线拔了,如果可能的话,找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等世界杯结束之后,再抛头露面。
因为实在受不起那个骂。
历年的春晚,国足基本都是小品里被揶揄的对象,黄宏说过“看完甲B看甲A,最可气的世界杯,天天都说能出线,到最后,狗带嚼子瞎胡嘞”;宋丹丹说过“什么运动让人揪心?——足球!什么运动最让人揪心——中国足球!”
到了世界杯,网民们自然也不会放过国足,但凡有弱队表现出色,国足就会被拉出来游街一次,为了踩国足一脚,甚至会传出不少谣言。
比如冰岛逼平阿根廷之后,就传出了“冰岛都是业余队员”的谣言,然后借机嘲讽国足个个都是酒囊饭袋,拿着高薪不出成绩,网络内外,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后来几家比较权威的足球媒体相继辟谣,冰岛小组赛也没出线,这阵风气才算偃旗息鼓。
前几天日本在八分之一决赛中惜败给了欧洲红魔比利时,很多中国球迷在对日本队充满敬意的同时,内心也总有些不爽:都是东亚黄种人,为啥日本就能在场面和战术上不输欧洲强队,而中国队就连进一次世界杯都是奢望?
本文就说说为啥中国足球会落后于日本。
-1-
冬之时代
在上世纪20-30年代的时候,中国足球面对日本,基本上能够达到碾压的级别,那时的远东运动会上,每次中国队面对日本,都差不多净胜三球以上。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棒球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职业联赛正规,民众参与度高。而足球在日本连一家职业的俱乐部都没有,报纸懒得写关于足球的新闻,电视懒得放,踢球的绝大多数都是业余爱好,或者是在没法打棒球的时候的消遣。
年世界杯,日本电视台首次转播了足球最高舞台的赛事,点燃了民众对这项运动的热情,但在日本人民刚刚对足球有了点兴趣的时候,一盆冷水又把他们的热情浇灭了。
年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在香港1-0击败日本,是役之后,日本对足球的热情降到了冰点,后来这段时间被称作日本足球的“冬之时代”。
但有个漫画家叫高桥阳一,这人在看了年世界杯之后入了足球的坑,尽管身处冬之时代,但身为漫画作者的他还是决定要画一部以足球为主题的漫画,于是《足球小将》横空出世。
这部漫画的影响力有多大呢?从年开始连载之后,日本踢球的人数猛增,体育用品商店的足球装备也销售一空。年,日本上演世界杯首秀,阵中的多名球星都是看着《足球小将》长大的。
它的影响力也不只限于日本国内,阿根廷的85后球星阿圭罗,西班牙的80后球星托雷斯,意大利的75后球星皮耶罗,小时候都被《足球小将》的动画迷得神魂颠倒。
《足球小将》主角大空翼的设定是12岁的小学生,到年,他应该已经年近五十,如果真的存在的话,看到日本这样的表现,应该会很欣慰吧。
-2-
十四亿人,就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
每次说到国足,这句话总会被拿出来,但显然,这句话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国人口众多不假,但足球人口和其他国家相比,完全不占优势,足球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就更被足球强国甩出十几条街。
关于中国注册球员人数众说纷纭,不同的数据来源差异极大,中国足协给出的数据是人,很多门户网站的报导说是几万,而国际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