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8637.html
寻李白(余光中)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长安却早已陷落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
赏析:
整首诗读完,感叹余光中先生对李白真是很了解、很欣赏,脑海里这句话一直在回荡——“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酒、豪肠、月光、剑气、绣口、半个盛唐”,感觉特别美,特别有气魄。这几句“厚实”的豪言,意境雄浑壮美,历来被赞赏有加,著名学者余秋雨更是将其奉为“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这句话出自一个典故,据《松窗杂录》记载,开元中,唐玄宗和杨贵妃赏牡丹花开,请李白来做诗。李白作《清平调》三章夸赞贵妃的美貌,还伸脚要高力士帮他脱靴。高力士碍于唐玄宗在旁边,所以不曾拒绝,但因此恨上了李白。第二天就在杨贵妃那里说李白的坏话,最终导致李白未受到唐玄宗的重用。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地苦吟”。“杜二”指的是杜甫,他和李白是好朋友,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这句话也有一个典故,李白经人推荐到了长安,见到了当时久负盛名的贺知章。李白将途中所写的《蜀道难》一诗献给贺知章,贺知章读后惊叹于李白的才华,他将李白比作天上下凡而来的仙人,称李白为“谪仙人”。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这几句描绘出了李白的避世之情,心不在朝堂,惟愿逍遥在酒壶中、广阔天地的一叶扁舟中。最后两句中的“扁舟”和“乱发”出自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当风”和“破浪”出自《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这段话意思是说盛唐的万千气象都不及李白的诗光耀千古。“冠盖满途”出自于杜甫《梦李白》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回音”指的可能是《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一贬”为贺知章说的“谪仙人”,“二贬”为流放夜郎。表现出余光中先生对李白才华绝伦却得不到重用,反而屡遭贬斥境遇的怜惜、痛心之情。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他乡”源自李白诗《客中作》:“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表现出李白旷达的心境,以及余光中先生对李白才华和性情的高度认同。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七仙”可能是出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另外七仙是指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五友”指的是“竹溪六逸”,除了李白以外,另外五个人是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匡山”是李白读书的地方,出自杜甫的《不见》中的尾联“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炉火纯青”指的是李白当过道士的经历。“葛洪”是道教宗主,炼丹大师,此处出自杜甫《赠李白》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樽中月影”语出自《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之句,“故乡“出自《静夜思》中“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诗,七成中都描写了月光,可能他就是那月中的神仙,所以才会一生都在痴痴地仰望家乡吧。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天才的陨落本来令人扼腕,但李白是仙,死亡不是终点,也无需大鹏和仙鹤引路了,只需酒杯一扔,光影旋转间,他便回传说里去了。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中说:“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