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四川各地不为人知的美味小吃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m.39.net/pf/a_4364585.html

四川到底有好多美味小吃?这个问题,恐怕连男神李贝贝大摆三天都说不完

除了那些名声在外的景点必备“著名小吃”还有一些散落在四川各地不被熟知的民间美味更是属于当地人的家乡味道吞个清口水开始了↓↓↓

————夺命洋芋————

西昌

在西昌的大街小巷,简易的洋芋小摊到处都是。一块一块的土豆,表面的皮炸脆了,里头的口感却像土豆泥,而且甜得过心。大个土豆起锅后,蘸海椒面,再从中间剖成两半,里面夹酸菜。好吃的不摆了!!!

————油干————

南充

油干是南充米粉的特色,只有南充才有油干。成都人吃肥肠粉配锅盔,南充人吃米粉配油干儿。泡在米粉汤里,口感可软可脆,这取决于油干儿的厚度。来碗米粉泡个油干,简直巴适得很!

————薄饼————

犍为

用一张半个巴掌大的很薄几乎透明的饼,将拌好的萝卜丝+抄黄豆米+白糖+芝麻面,全部包裹好,为一个薄饼,10个薄饼为一份。配上调好的甜醋。整个薄饼放入醋里浸泡一小会.口味酸酸甜甜的,又带点辣味,萝卜丝脆脆的,又有几颗小黄豆,咬起来噶甭噶甭的,别提有多带劲了!

————夹丝豆腐干————

乐山

乐山市区大街小巷都在卖乐山夹丝豆腐干。其中又以乐山黄家山附近的“四方豆腐干”为出名。油炸的泡豆腐里面夹上萝卜丝或者大头菜丝,加上白糖和辣椒,或者芥末。放到卖家调配好的糖醋汁里一过,然后吃下去,那叫一个舒服!

————狮子糕————

西充

“狮子糕哩,脆绷绷,绷绷脆,脆绷绷……”狮子膏原名寿王膏,创始于清末。香甜酥泡、入口化渣,长方形,表面平整,无斜边缺角,有不同的花形色之金黄就像狮子毛。在西充,晋城牌狮子糕较为出名。

————方锅盔————

蓬安

方锅盔是南充蓬安县的特色小吃,常见的军屯锅盔、红糖锅盔都是圆的,而南充的锅盔最大的特色就是“方”。皮皮烤得金黄酥脆,带着香甜。锅盔里面还要罐上凉拌的川北凉粉,胀得鼓鼓的,吃到后面锅盔的皮皮也会吸收凉粉的味道。那叫一个过瘾!

————豆腐脑水粉————

自贡

豆腐脑水粉是自贡人早餐的一种。水粉细如银丝、根条均匀、洁白柔软;豆腐脑细嫩、清香,配以酥黄豆,三种食品配置而成豆腐脑水粉。

————燕窝丝————

自贡

自贡牛佛镇的燕窝丝,也叫“燕窝粑”,看起像花卷。是一种发面小吃。香头儿粗的一束“面丝”呈螺旋状卷在一起,彼此间似连非连。面皮不像普通花卷那样干,油润松泡而有光泽,还有不少芝麻点缀其上,看着就觉得香甜。

————板板桥油炸粑————

内江

内江椑木镇板板桥的油炸粑起源于清朝末年,是一种糯米类油炸小吃。出锅后的油炸粑中间略凹,呈灯盏状,被竖着码在陶瓷盘里,黄灿灿的一排,很勾人食欲。油炸粑每个一块五,入口皮脆馅软,咸甜化渣,口味极佳。

————鸭儿耙————

宜宾高县

高县鸭儿粑又叫猪儿粑,是宜宾市高县的著名特色小吃。有咸甜之分,咸的是芽菜,甜的是玫瑰和蜜饯。好的鸭儿粑皮薄鲜嫩,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传说高县鸭儿粑是年出生的侯龙玉大娘创制的。高县鸭儿粑中当数何氏鸭儿粑为最。

————提糖麻饼————

巴中

巴中恩阳镇的提糖麻饼形状不同于普通麻饼,它的中间往两面隆起,形成类似于飞碟的样子;而且其内面均匀地抹有一层薄薄的融化的红糖,单独吃起来香脆微甜;地道的吃法是从侧面咬开一个小口,再夹上凉菜凉面一起吃。

————豆鸡————

罗江

罗江豆鸡的创始人是袁通儒,一个偶然的机会,袁通儒在一家鸡毛饭店吃饭,没有下酒菜,店家给他弄了一碟麻油豆皮,他吃后顿受启发,回家后以黄豆试制成了要比鸡毛饭店豆皮更美味可口的豆鸡来维持生计。

————沾沾————

江油

不是江油人肯定不懂沾沾是什么新奇的事物。其实说穿了有点像成都的钵钵鸡,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沾沾是由一根根牙签穿上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有:土豆,藕,豆腐,凤尾,笋子......)都切成小样.在穿之前都已经用白水煮熟.然后配有红白味的沾味料。

————酥饼————

梓潼

梓潼酥饼又名薄脆子,是四川梓潼的汉族传统名吃,当地特色糕点之一。旧时用木炭火,现采用红外线炉烘烤而成,酥纹均匀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品种由过去甜味一种发展为柠檬、香蕉、椒盐等八种。

————片粉————

梓潼

梓潼片粉也是四川梓潼的特产,柔滑而富弹性,整洁而层次分明,食时兑料讲究,多配以麻辣酸调料,若浇以豆豉酱汁、窝油高醋,辣椒香油,大蒜芥末。

————镶碗————

梓潼

镶碗和梓潼片粉、梓潼酥饼被称成梓潼三绝。镶碗里有耙耙肉、酥肉、木耳、黄花、豆皮、时令蔬菜。粑粑肉都是一次蒸出来,有好几斤重的一大饼存着。吃时只需切下一条,切成片,入清汤锅里稍煮或者入笼蒸熟即可上桌。田间办席的九大碗中,镶碗是重要的“一碗”。

————烘肘————

自贡牛佛

自贡牛佛古镇的烘肘,最好吃的不是里面的瘦肉,是皮和肥肉。吃时,用刀把肘子切成小方格,一口一坨,那口感火巴而不软,略带弹性,很是过瘾。

————白糕————

泸州

泸州白糕选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称桂花猪油提糖白糕。泸州白糕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等特点闻名全川。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香气袭人,诱人食欲。

————米卷————

安岳

安岳米卷是安岳独有的风味小吃,由大米加工而成,典型的有白米卷、黄米卷、黑米卷等多种品种。通常吃法是将米卷切成寸许小段,散开后加入葱、姜、蒜、豆油、醋、红油辣椒等拌匀即可食用。据说,这种小吃只能在安岳本土本米本水的条件才能加工而成,也有师傅将这一技术带出安岳本土,在外地加工,不是无法成卷就是失去了米卷独有的风味。

————米凉面————

广元

广元米凉面,是四川省广元市的汉族面类特产。其外型和陕西凉皮近似,但其原材料为大米而不是面粉,故被称为米凉面。这种凉面耐嚼、爽口,清凉宜人,辣得人脸红嘴发麻,但吃得有滋有味。广元凉面便宜,好吃,还有个体面的名字-女皇蒸凉面,又叫“夫妻米凉面”。

————姜糕————

蓬溪

遂宁的蓬溪姜糕被西太后封为“御糕”。由姜汁、糯米、蜂蜜、芝麻油制成。y有评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

————糟蛋————

宜宾

宜宾“叙府陈年糟蛋”是把鲜鸭蛋采取糟腌制而成的。用小指粗的竹棍轻轻敲击蛋壳,以蛋壳轻微破裂,蛋膜完整无损为合格。食用时,先把糟蛋置于碟中,加适量白糖,再滴白酒少许,用筷略微搅动,待蛋、糖、酒融为一体后,即可徐徐拈食下酒,别有风味。

————薄饼————

顺江

达州的顺江薄饼。是将面粉下盐制成软子面,烙制成薄饼。取薄饼一张,抹芥茉适量,放入拌制好的粉条、豆芽、红萝卜丝、葱白丝,卷成筒形,一头封口,一头敞开,淋入调好佐料就可以了。

————肉汤圆————

达州

好多地方是吃芝麻汤圆,达州人的早餐是肉汤圆。有麻辣的,酸辣的,还有肉松的!这么多口味的汤圆放到同一个碗里头,你咬每一个汤圆都会有惊喜。这个汤圆的汤是咸的,里面加了海带,银耳,还有一个鹌鹑蛋,相当丰盛!

————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顾名思义就是用奶渣做陷,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馅,奶渣包子由此而来。奶渣晒干以后,藏族人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

————玻璃烧麦————

北方的烧麦皮皮一般偏厚,四川这边的烧麦因皮薄,蒸熟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而取名玻璃烧麦。在制作中,要用多张面皮重叠,而且面皮要像丝一般薄。早餐来半笼,配上一叠熟油辣子,一碗海带汤,巴适!

————油茶————

橙黄色的糊状油茶搭配精致的调料,被掐碎的馓子堆在油茶上,再用细瓷调羹入碗搅拌,就成了一碗油茶。和北方的油茶不一样,四川的麻麻辣辣的,上面的馓子脆脆的特别好吃。四川阆中、西昌等地都有油茶。

———— 蛋烘糕 ————

蛋烘糕,四川成都著名的汉族小吃,始于清代。清道光年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现汉文翁石室,成都石室中学)旁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遂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吃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

————花馍馍————

一种藏式月饼,源于清代。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夹心并模印图案的薄饼,当地俗称花馍馍。现被视为民族文化交流、汉藏一家的实物体现。

————蒿艾馍馍————

很多古镇都会有。纯手工煤炉子上面煎炕出来的,没有添加糖分。原汁原味的,鲜香中略带一丝清苦。四个串成一串,蘸干海椒面吃!

————三鲜冰粉————

和一般的红糖冰粉不一样,加醪糟和小丸子,口感特别。夏天吃冰冻得更巴适噢!

好了,快擦下你的屏幕

清口水都滴下来了

你家乡还有什么好吃的?

快来给你的家乡站台

听说转发这篇美食帖,年不长胖哦!

关于我们

我们是

新浪四川官方爆料账号,我们拥有最大最新最快的爆料渠道,你可以通过微博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diea.com/fdyp/6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