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37238.html“来新浪官方借款,利息低到账快”“新浪产品用得越久额度就越高”……最近几个月,各种热搜话题下,都能见到新浪金融旗下信贷产品的广告。以“低息”“新浪官方产品”吸引借款人,然而,经南都记者测评,实际上,广告对应的相关产品“微博借钱”利息却高得吓人,踩中年利率36%的红线!而“新浪分期”“微博分期”两个App的多个产品则通过手续费、担保费等名目变相收取“砍头息”,让年化利率高达60%,且并未在贷前明晰告知借款人。根据某借款人的还款计划计算,有担保费和无担保费两种情形下,利息费用增长了约75%。不仅如此,“新浪分期”App推出的“颜值卡”还在宣传中打出“美照能获取更高额度”的噱头,该App还作为贷款超市为无资质助贷平台和中介导流,并疑似与后者共享用户个人信息等。利率高达60%!且未按要求明示利率在新浪金融旗下信贷产品的广告中,往往标榜自己和“黑网贷”“高利贷”不同,自己是“利息低、到账快”。真的如此吗?根据营销广告,南都记者梳理出新浪金融旗下“浪小花”“微博钱包”“微博分期”“新浪分期”“新浪金融”等至少5个仍在运营中的金融借贷类App。年5月-7月,南都记者对前述5个App中的几款主要产品进行测评,结果却发现,多个贷款产品年化利率踩中监管红线或远高于监管红线水平。早在年,最高法公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两线三区”的做法,“两线”为36%和24%两条红线;“三区”指两条红线划分出的区域:24%以下为司法保护区;24%~36%为自然债务区;超过36%为无效区,属于非法放贷。尽管该规定是为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但长期以来贷款市场的各类放贷主体也普遍参考该标准进行定价。对照这一标准来看,“微博借钱”年化利率刚好踩在36%的监管红线上;最为夸张的是新浪分期、微博分期两个App上的信贷类产品,实际贷款利率均远超36%红线。在新浪分期、微博分期App中,包括借钱、购物金、商品分期等产品,两个平台的利率情况基本一致,一般可分为3期、6期、9期和12期借款,使用IRR公式计算,对应高达53.23%—60.96%的年化利率(根据授信结果实测)。在被测试的几个新浪系平台中,只有去年刚上线的“微博花花金”是年化利率最低且符合监管要求,为18.3%。新浪系主要借款App产品实际贷款利率情况一览表,根据测评人资质评估所得,截至年7月10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的利率范围上限均未在借款人点击“查看额度”或“借款”等按钮前明示给借款人。其中,部分仅展示最低日息,如嵌入同一个入口的“微博花花金”和“微博借钱”两款产品,在微博App、微博钱包App和合作平台美图秀秀App的入口中,均只展示了最低日息为“元借1天,利息低至0.2元”“最低年利率7.2%起”,且前者比后者更显著;而在新浪分期、微博分期App上提供的各类产品,则仅说明日息0.02%起,或完全没有在贷款前展示利息情况。这些都与监管要求不相符。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第3号(以下简称“贷款利率新规”)明确,“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其中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为贷款业务提供广告或展示平台的互联网平台等也同属受监管机构。公告同时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以担保费名义收“砍头息”
竟占本金两成以上
近期也有多名消费者爆料,在新浪分期、微博分期借钱的担保费过高。根据他们提供的截图页面,以“新浪分期”为例统计,元的借款,担保费总共元;元的借款,担保费.6元;元的借款,担保费.8元。担保费的收取比例都占到本金的22.56%。近期,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曾指出,在互联网平台向金融机构收取导客引流费、信息服务费的案例中,大型互联网平台导客引流费或者信息服务费大概是6%、7%,实际上银行的贷款利率是4%、5%,还有一些提供风险缓释措施的市场主体收取6%、7%。如此叠加起来,推高了融资成本。一名在“新浪分期”借款的消费者诉称,借款批下来之后,除了在账单栏目可以看到还款计划、每期还款之外,无处查看合同。当询问客服要求提供借款合同时,客服拒绝提供。据该借款者叙述,“借款过程中,新浪分期未告知我给我建立了一个‘担保费’栏目”。某借款人提供的新浪分期账单根据其提供的截图可以看到,每一笔借款在“新浪分期账单”中被分成“颜值卡借款”和“担保”两个栏目,实际上,“新浪分期”高额的综合利息费用,正是由“利息费用”和“担保费用”两部分组成的。例如,一笔本金元的贷款,分期12个月的借款本息是每月.13元,但加上每月的担保费后综合本息为每月.63元,用IRR公式计算后发现,利率达到了60.94%。如果不算这笔担保费,同样用IRR公式计算,其贷款利率为35.93%,才卡在了监管第二道红线内。按此计算,有担保费和无担保费两种情形下,利息费用增长了约75%。“空白合同”暗箱操作?资方合同利率与实际贷款成本相差数倍让借款人难以察觉的是,被收取如此高的担保费,竟是自己“授权”签署协议同意的结果。不过,平台是采用“空白合同”的形式让用户点击同意来达成“授权”的。南都记者测评发现,这种现象在“微博分期”“新浪分期”App中均有出现。以“微博分期”为例,用户自主点击“借钱”按钮前,系统还自动勾选了“点击确认”按钮前的方框,帮用户一键同意了《借款相关合同及协议》等共十余份文件。对于没有习惯仔细查看电子合同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已经签署了这些协议。根据这十余份文件内容显示,“微博分期”至少有兰州银行、重庆市黔江区沣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广东粤财网联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四家资金提供方。值得注意的是,兰州银行电子借款协议中称,“贷款年利率为8.5%”;而配套的《融资担保服务合同》显示,“这笔贷款包含了融资担保费用,其中含有担保费、服务咨询费”。不过,这份合同中并未讲清楚担保费具体收取的比例和点数。与沣和小贷的借款合同亦明确指出:“执行贷款综合年利费率不超过年化24%”另外一家资方重庆沣和小贷的借款协议中称,“执行贷款综合年利费率不超过年化24%(包含利息费用和罚息)”;配套的《融资担保服务合同》显示,其合作担保方为深圳市中裔信息工程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该担保合同的第五条写明“若甲方为乙方实际提供了咨询、评估以及其他有关服务的,甲方可向乙方收取咨询费、调查评估费等贷款费用,但甲方有义务确保任何情况下借款人所承担的综合年利费率均不得超过年化24%。”尽管亦并没有说明资方的贷款利率和担保费各为多少,但这份合同已经承诺了“借款人所承担的综合年利费率均不得超过年化24%。”与实际情况相左的是,按照贷款页面显示的月供、手续费和还款方式来算,IRR接近或大于60%,远超承诺!根据前文提及的“贷款利率新规”要求,贷款年化利率应以对借款人收取的所有贷款成本与其实际占用的贷款本金的比例计算,并折算为年化形式。贷款本金应在贷款合同或其他债权凭证中载明。若采用分期偿还本金方式,则应以每期还款后剩余本金计算实际占用的贷款本金。其中,贷款成本应包括利息及与贷款直接相关的各类费用。但据南都记者测评,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是与资方和担保方分别签署两份合同,一份为“借款合同”,另一份为“担保合同”,不过,在贷前,很多与贷款利率、贷款人个人信息相关的重要信息一栏都写着“系统自动填充”,借款人无法在贷前明确获知贷款所需成本,有诱导借款人签署“空白合同”之嫌。南都记者注意到,贷前页面只显示了“分期期数”“每期应还”数目,有的还标出了“手续费”金额,但没有折算成年化利率形式,借款人也无从自行得出年化利率数目。显然,“微博分期”“新浪分期”App的贷款利率披露和贷款利率设定均不符合监管要求。营销“擦边球”,“颜值”越高额度越高?此外,夸张“赚眼球”的营销手段也在新浪金融旗下的一些信贷产品中十分明显。比如“新浪分期”App中,其“颜值卡”产品打出“颜值越高额度越高”口号的。“颜值卡”开通指引称“越好看的照片审核通过率越高”根据“新浪分期”App上的指引,申请“颜值卡”的步骤是“秀颜值—实名认证—运营商认证”,其中在“秀颜值”环节,平台提示称,“美美的照片有利于额度提升”,并表示“越好看的照片审核通过率越高”。在完成这一系列程序后,用户便可以通过资质审核,最高可享有元免审额度。“匹配广场”鼓励异性陌生人之间以“一起开情侣卡”为名相互联络App中还有“开情侣卡”共享额度的玩法,根据介绍,“情侣卡”的额度最高可达元,配对的两个人都可以使用。为增加社交属性,App中还有“颜值圈”“匹配广场”专区,在两个专区中,用户可以通过晒自拍等形式邀约其他用户相互提额,或者邀请异性配对开通“情侣卡”功能。不过,在“新浪分期”App中并无对“颜值卡”的审核与使用规则详细说明,当南都记者向客服询问“颜值卡”审批标准时,对方表示“不知道,以审核结果为准。”对此,一位华南地区互联网小贷行业从业者对南都记者表示,这样的产品有打擦边球嫌疑,用“颜值”作为信贷额度评估的标准之一很不可取,“当然也不排除这是他们的一种营销策略,但如此‘娱乐化’、‘社交化’的产品确实有低俗营销、诱导借款之嫌。”值得注意的是,“颜值卡”或许并非“新浪分期”原创,而是“小象优品颜值卡”挂了“新浪分期”的名。查阅该产品的用户协议、借款合同等获知,“新浪分期”和“微博分期”的运营方都是无锡源石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石云科技”),而“小象优品”App正是隶属于源石云科技。对比“新浪分期”、“小象优品”两个App的板块分布、页面设计等,宛如孪生姊妹,甚至连“新浪分期”里的客服都是由小象优品提供的,而“微博分期”则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为小象优品App导流。据悉,年,小象优品曾因发放校园贷而被新华社点名。年4月,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云南信托”)因与小象优品合作涉嫌外包风控业务、贷款利率一浮到顶、与无放贷资质第三方不当业务合作等问题,被银保监会云南监管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