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器具有点像蛋糕杯的平底滤杯飞碟杯

北京中科曝光 https://m.39.net/pf/a_5154127.html

最近新入手了一个小玩意,当初看它造型就觉得还挺别致的,回来使用感也不错,这不就赶紧跟大家分享了~今天狼人跟大家分享的就是MQ家的飞碟杯。(没收广告费!都是狼人咖啡自费入的嘞!这里就给品牌商打个码了)

飞碟杯使用的是玻璃材质,造型其实看起来也简单,跟个小碗似的,只是底部有三个凸起的部分。搭配使用的滤纸选普通的蛋糕滤纸就可以了。

滤杯杯壁很光滑的,并没有什么肋骨,所以基本上起到肋骨作用的就是蛋糕滤纸四周凹凸不平的地方。再加上是平底的设计,与锥形滤杯相比,咖啡粉层的分布会更为均匀,对于刚接触咖啡的爱好者而言还是蛮友好的,因为只要注水稳定就可以避免因为水流控制不好或者是注水不均匀而导致的萃取不均匀情况的出现。

还有就是滤杯是一人份的,最多也就是可以冲20g粉左右,对于新手而言,这点也很友好,毕竟滤杯不大,要是水流控不好太大了注水快了的话直接就会装不下,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强迫新手练习控水、强行断水呀~

到这里为止,其实都还是比较常规的一个设计。当时被吸引住的重点就是飞碟杯底部凸起的部位。不管是我们常见的蛋糕滤杯也好,扇形滤杯也好,虽然大家都是平底,并且为了避免滤纸与滤杯过于贴合而导致流速变慢的情况,都有在出水孔附近增加一些肋条,将滤纸稍微抬高。但问题就在于蛋糕滤杯、扇形滤杯由于材质、工艺的问题,底部的肋条凸起不太明显;如果滤纸内的咖啡粉多,水位高,由于重力的原因还是会让滤纸与滤杯底部贴近,那么流速依然是会变慢。

而飞碟杯底部凸起的肋条高度将近1cm,足以将滤纸撑起来,即便是后期在冲煮的过程中由咖啡粉跟水所带来的重量让滤纸往下沉,但也不至于碰到滤杯底部与出水孔贴合以影响流速。

其实飞碟杯的三个出水孔并不大,但你还记得前面我们提到的凸起部位肋条高度将近1cm,那么这就正好让滤杯底部与滤纸之间有一个空间,当咖啡液从滤纸内流出以后,即便是从出水孔流出速度不够快,会有积液在滤杯内,由于有足够的空间让咖啡液积在滤杯内,所以这些积液是不会浸泡到咖啡粉。将咖啡液跟咖啡粉隔离开,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利于香气的萃取。

总结一下,飞碟杯的特点是:

1、一人份大小,适合新手用来练习控制水流~

2、平底的设计,让咖啡粉的粉层分布均匀,因为只要注水稳定就可以避免因为水流控制不好或者是注水不均匀而导致的萃取不均匀情况的出现;

3、底部的肋条高度凸起近1cm,足以将滤纸撑起来,在冲煮过程中可以避免滤纸与出水孔过于贴合而影响流速;

4、滤杯底部与滤纸之间有一个空间可以让咖啡液积在滤杯内,由于有足够的空间让咖啡液积在滤杯内,所以这些积液是不会浸泡到咖啡粉。将咖啡液跟咖啡粉隔离开,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利于香气的萃取。

最后,用这个飞碟杯来冲一泡,冲煮参数及手法如下:

研磨度:LR.5;水温:89℃;粉水比:1:15;萃取时间(闷蒸开始计时):

使用了分段注水的手法来冲煮,粉量是15g,注入40g热水进行闷蒸30秒,闷蒸结束以后绕圈注入g水分段,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时继续注水至g断水,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时移走滤杯。

用飞碟杯冲出来的,玫瑰花香、葡萄干、香料甜香明显,入口是清爽的覆盆子、香橙的酸甜,带着些奶茶的香气,倒是有些像是在喝一杯水果味的奶茶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diea.com/fdyx/13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