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前吧主厉风曾经提过一种说法:刘慈欣在《三体》中对水滴的描写参考了现实中的UFO。但现在的三体迷往往对UFO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厉风的这一假说也就湮没无闻了。但笔者将UFO目击事件中的描述和大刘对水滴的描写进行对比,发现厉风所言还真非空穴来风。下面是笔者罗列的水滴与UFO的相似之处。
鬼魅般的折返转向很多UFO目击者表示UFO会骤然改变飞行状态甚至直角转弯,这一现象超出了人类现有飞行力学的认知,常常被赋予超自然色彩。无独有偶,大刘对水滴也有类似的描写。
“按照它的推理,这块碎片不是一个有质量的实体,因为它完成了一次从宇航动力学上看根本不可能的运动:在两倍于第三宇宙速度的情况下进行这样一个不减速的锐角转向”——《三体2:黑暗森林》
“后来的分析者在察看这条航线时震惊地发现,水滴的每一次转向都是一个尖锐的折角,而不是像人类的太空飞行器那样成一段平滑曲线”——《三体2:黑暗森林》
我的三体中的水滴锐角转向可以看出,大刘对水滴的飞行轨迹描写确实带有类似UFO的猎奇超自然色彩,这种“异化”“陌生化”的描写蕴含了去人类中心化的思想,增添了水滴的神秘色彩。
神奇的飞行材料在一些关于坠毁UFO的传闻中常常提到UFO的飞行材料非常坚韧,具有人类无法理解的物理性质。而大刘对水滴强互作用力装甲的描写也是如此——接近绝对零度、不正常的质量。而且直到最后,大刘对水滴的原理都没有详细展开,读者们只知道水滴强互作用力的外表是力场作用,真正的飞行材料是一种黄铜色的金属。
怪异的电磁特征有些目击者表示UFO出现时常常伴有强烈的电磁干扰。这甚至会导致UFO留不下清晰的照片。而大刘笔下的水滴,也具有出色的电磁波反射效果。
“人们对水滴的雷达隐形一直迷惑不解,因为它拥有全反射的表面和完美的散射形状,也许,这种对电磁波的变频反射能力就是它隐形的秘密”——《三体2:黑暗森林》
需要说明的是,大刘对水滴雷达隐形的表现描述要强于现实中的一部分UFO,现实中的一些UFO是可以被雷达观测到的。究其根本,水滴主要还是源于大刘的艺术创作,它或许取材于UFO,但又超脱于UFO。
大刘在描写水滴时参考UFO或许与他参加央视UFO节目《秘境追踪之禁止入内》有关,事实上,除了三体,《诗云》《山》/《海水高山》都有现实第三类接触或UFO目击事件的影子。但讽刺的是,《三体》爆火后,《飞碟探索》很快就停刊倒闭,还有极端三体迷用黑暗森林理论论证UFO和第三类接触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