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列入木部乔木类,李时诊谓:"芜荑有大小两种,入药皆用大芜荑”。
拼音WúYí
别名:臭芜荑、黄榆、毛榆、山榆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种子经加工而成。多为野生。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或小灌木,小枝淡黄褐色,初有柔毛,后脱落,具木栓质翅(似鬼箭羽)。叶互生、阔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两面有短硬毛,边缘有单锯齿或重锯齿,先端突尖。花先叶开放,5~6朵簇生。翅果特大,长2.5厘米左右,倒卵形,被有长毛;种子位于翅果中央,卵圆形,富油质。
产地:主产于山西、河北、北京等地。
采收和储藏:夏季当果实成熟时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将种子55kg浸入水中,待发酵后,加入家榆树皮面5kg,红土15kg,菊花末2.5kg,加适量温开水混全均匀,如糊状,放板上摊平约1.3cm厚,节成径约6.7cm的方块,晒干,即为成品。亦可在5-6月采实取仁,用种子60%,异叶败酱20%,家榆树皮10%,混合制成扁平方形,晒干。
性状鉴别:呈扁方形块状。表面棕黄色。质地松泡,断面粗糙,其中杂有多数纤维,可见扁圆形富油质的种子。有特异臭气,夹杂有奶酪腐败之气,味酸略膻。以方块形,完整无碎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鞣酸、醣等。
芜荑的炮制方法
1、夏季果实成熟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取种子55kg浸入温水中,待发酵后,加入榆树皮面5kg,红土15kg,菊花末2.5kg,加适量温开水混合均匀,如糊状,摊平约1.3cm厚,切成径约6.7cm的方块,晒干,即为成品。
2、5~6月间采果取仁,用种子60%,异叶败酱20%,加榆树皮10%,混合制成扁平方形,晒干。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杀虫消积;除湿止痢。
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南方地区烧烟。辟山岚障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
1.脾胃虚弱者慎服。
2.《海药本草》:得诃子、豆蔻良。
3.《本草从新》:脾胃虚者,虽有积,勿概投。
4.《得配本草》:脾、肺燥热者禁用。
临床应用:多用于小儿疳积、虫痛(蛔虫),但药力单薄,须配榧子肉、槟榔、川连、木香等以助杀虫、健胃、止痛,方如芜荑汤。
芜荑的功效与作用
杀虫,消积。治虫积腹痛。小儿疳泻、冷痢,疥癣,恶疮。
1、杀虫消积
本品味苦燥湿杀虫。《雷公炮制药性解》:“诸虫皆因湿雨生,得芜荑以温之燥之。而证犹不痊者,未之有也。”可治疥疮、恶疮。
2、散寒止泻
本品性温,入脾胃经。功能行气散寒,杀虫消积,疗疳止痢。《海药本草》曰:“治冷痢心气,杀虫止痛,又治妇人子宫风虚,孩子疳泻”。临床可用治疳泻,冷痢等证。
3、祛风燥湿
本品辛能行散祛风,苦能燥湿,性温散寒,风寒湿痹,肠风痔漏等证,均可宜用本品,随证出入。
4、鉴别应用
芜荑与雷丸皆能杀虫,然芜荑杀蛔虫为主,雷丸则偏杀绦虫。
芜荑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芜荑浸液(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奥灶盎氏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驱虫作用
芜荑醇浸提取物在体外对蚯蚓、蚂蝗、猪蛔虫等具有显著治虫效力。
3、久泄,气多粪少
用鞠荑五两,捣为还想,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于饭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
4、婴孩惊风后失声
用芜荑、神曲、麦蘖、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共研为还想,加猪胆汁调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汤送下。
5、虫牙作痛
作芜荑仁放蛀齿孔中,很有效。
6、腹中鳖瘕(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或如钱)
用芜荑炒过煎汤服,同时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乃可治。若服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
芜荑配伍应用
1、配黄连
芜荑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功能消疳杀虫,散寒燥湿,止泻祛风;黄连大寒大苦,归心脾肝胃大肠诸经,功可燥湿清热,二药配伍,燥湿杀虫兼能清利湿热,消疳止泻。如《圣惠方》芜荑丸,治久痢不瘥兼有虫者。
2、配干漆
二者皆苦辛,性温,然一偏入肝经能活血通经,祛瘀破瘕,兼可消积滞杀虫。一偏走脾经燥湿止泻,又能杀虫消积,祛风散寒,二药相须配伍,消积杀虫力增,兼能活血通经,散寒祛风,故常可用于虫积骏痛兼冷痢或瘀血阻滞的闭经等证。
芜荑的方剂制剂
1、芜荑散(《仁斋直指方论》)
芜荑、槟榔、木香,研末,石榴根煎汤送服,功效:治肠中诸虫。
2、芜荑散(《奇效良方》)
芜荑、雷丸、干漆(捣碎、炒烟尽)细末,温水调下。功效:治虫尤咬心痛,苦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泥沫。或吐虫出,发有休止。
3、芜荑丸(《圣惠方》)
芜荑、黄连(去须,徽炒),蚺蛇胆,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杏仁汤下之,功效:治久痢不瘥,有虫,兼下部脱肛。
4、芦荟肥儿丸(《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炒五谷虫、炒扁豆、炒山药、炒神曲、生芦荟、炒胡黄连、姜炒黄连、炒芜荑、炒银柴胡、山楂、炒使君子、煅虾蠖、煨肉豆蔻、槟榔、炒麦芽、炒鹤虱、水飞朱砂、麝香。为细末,醋糊为丸,米汤送下。作用:治小儿肝疳,面目爪甲皆青,目生眵泪,隐涩难睁,腹大青筋,身体赢瘦,燥渴烦急,粪青如苔。
5、泽兰散(《苏沈良方》)
泽兰叶、石膏、当归、赤芍、川芎、炙甘草、芜荑、干地黄、肉桂、厚朴、桔梗、吴茱萸、卷柏、防风、茯苓、柏子仁、细辛、人参、白术、白芷、藁本、椒红、炒干姜、炮乌头、黄芪、五味子、白薇、丹参、阿胶珠,为细末,空腹热酒调下。功效:治妇人产乳百疾,产后血晕,衄血血积,虚劳无子,有子即堕,难产,子死腹中,胎衣不下,妇人血注,遍身生疮,经候不调,赤白带下,乳生恶核,咳嗽寒热等。
芜荑的附方
1、治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五色,疼痛无时
芜荑仁二两,和面炒令黄色,为末,非时,米饮调二钱匕。(《千金方》)
2、治大人小儿蛔痛,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出,发有休止
芜荑、雷丸各半两,干漆(捶碎,炒烟尽)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水七分盏,调和服,不拘时,甚者不过三服。小儿每服半钱。(《奇效良方》芜荑散)
3、治久患脾胃气泄不止
芜荑五两,捣末,以饭丸。每日空心午饭前,各用陈米饮下三十丸,增至四十丸。(《续传信方》)
4、治久痢不瘥,有虫,兼下部脱肛
芜荑二两(微炒),黄连一两(去须,微炒),蚺蛇胆半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杏仁扬下三十丸,日再服。(《圣惠方,芜荑丸)
5、治小儿虫痫,胃寒虫上,诸证危恶,与痫相似
白芜荑、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米饮调服一字至一钱。(《医准》)
6、治下血结阴
芜荑一两。捣碎,研令细,用纸裹压去油,再研为末,用雄猪胆丸梧桐子大。每服九丸,甘草汤下,日五、六服。(《普济方》芜荑丸)
7、治虫牙作痛
芜荑仁安蛀孔中及缝中。(《世医得效方》)
8、治诸积冷气
芜荑一两(炒),大茴香,木香各五钱。共为末,红曲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三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芜荑的相关论述
1、《本经》: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
2、《别录》:逐寸白,散肠中喘息。
3、《本草纲目》:猪胆汁丸服,治结阴下血。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