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颖《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
三十年前的今天,林志颖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掐指一算,到今天,林志颖出道整整三十周年了。提到这张专辑,你的回忆是十七岁时那些美好的恋曲?还是十七岁经过的雨季?
这也是我第一次介绍林志颖的专辑,之前转载过“歌颂如风”介绍林志颖专辑的推文(博主“海涛”是林志颖的资深歌迷)、以及介绍张卫健的专辑时,提到过林志颖的歌,那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专辑同名主打歌。
我对于林志颖的记忆可能要早于我开始听歌。小时候看过他演的《绝代双娇》、“胡军版”《天龙八部》等武侠电视剧。后来才看到他在“华纳十五周年演唱会”上与张卫健的合作,才知道他原来也是红极一时的偶像歌手。
林志颖进入娱乐圈,其实并非偶然,他毕业于台湾地区著名的华冈艺校(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搜搜有哪些艺人出自这里),林志颖也是在华冈上学期间被星探发现。据说最早小虎队的经纪人宋文善想将林志颖招至旗下,用来弥补小虎队因服兵役暂时分开的局面。可惜被另一位经纪人抢先签到了林志颖,那位经纪人也是我们今天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夏春涌。好在林志颖最终也成了飞碟唱片大家庭的一员,和小虎队、宋文善成了“同事”。
如果你买过林志颖这张专辑,你都会发现在封底写着“夏哥创意工作室制作、飞碟唱片发行”字样,夏哥创意工作室就是夏春涌的公司,负责林志颖唱片的制作以及他的经纪事务,飞碟唱片只是代为发行。
虽然林志颖没能成为宋文善旗下的艺人,但是宋文善仍然对林志颖非常器重、加之此前有带小虎队走红的经验,故夏春涌也放心将林志颖第一张专辑的企划与宣传工作交给宋文善打理。所以你会感觉早期的林志颖在歌路方面和小虎队非常类似。
比较难得的一点是,尽管林志颖和小虎队同样都有模仿日本“杰尼斯事务所”idol艺人的痕迹,但是林志颖的首张专辑都是原创歌。这很大程度也得益于夏哥工作室有许多固定合作的词曲创作者,比如《十七岁的雨季》的作者潘芳烈。而“夏哥”夏春涌除了是经纪人之外,也是专辑的制作人,九首歌有八首都是他担任制作,只有标题曲是飞碟旗下的音乐人陈秀男制作。
在林志颖成为“飞碟歌手”的同一年,华纳唱片也开始控股飞碟。这也促成了很多飞碟旗下的歌手到香港发展、而香港华纳的艺人也来飞碟推出国语专辑。“小旋风”林志颖也顺势从台湾刮到了香港。林志颖的成名曲《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被华纳的歌手张卫健改成粤语版《真真假假》,这段旋律也成了另一位“小鱼儿”在歌坛的成名曲。
很多人对《真真假假》前奏“俏皮”的唢呐声记忆尤新,大概也是因为这种风格更贴近后来张卫健在荧屏上的形象。其实这处“魔改”的背后,也有一定掩盖“采样”痕迹的意思,因为《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这首歌的前奏“采样”了日本组合少年隊的《バラードのように眠れ》。香港的制作人林慕德和金培达为这个“借来”的和声框架,编写了一段合理的唢呐Solo,也是点睛之笔。
其实在林志颖的首张专辑里,还有另外一首歌编曲有“采样”痕迹,就是《追逐阳光的少年》。如果不是林志颖的人声出现的及时,我完全可以接着前奏唱《EveryBreathYourTake》,前奏的和声、间奏的伴唱,很难让人觉得这首歌没有受《EveryBreathYourTake》的影响。这首歌的作者邰正宵,当时也是飞碟旗下的歌手,并且类似的情况在他自己的专辑也有出现。
在这张专辑里贡献出《凯莉,亲爱的你》和《梦的主张》两首作曲的新加坡音乐人吴剑泓,后来也成为了海蝶唱片的创始人之一。这两首歌还都是有些Funk味道的快歌,有时候深挖一挖,这些经典华语专辑的side-track曲目会给你很多出乎意料的惊喜。
关于这张专辑的幕后故事还有一个说法,就是黄大军也参与了专辑的制作,但是credits当中并未给他署名。专辑里也确实有一首黄大军作曲的歌,叫《爱你不止今天》。然而制作过程中具体的细节,可能真的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从音乐角度来看,这张专辑的题材其实挺多元化的,抒情歌、校园歌曲、舞曲应有尽有,只是对于一个当年只有十七岁的偶像歌手来说,驾驭起来有些吃力,各种新奇的风格也并未给专辑起到加分效果。后面市场也给了很真实的反馈,最红的两首还是《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和《十七岁的雨季》。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两首歌是真的红,飞碟对林志颖的商业企划是非常成功的,至少他占据了一代人“17岁”的记忆。
当年专辑的宣传文案这样介绍林志颖“年台湾最亮的一颗星”,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