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酊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4055.html
每一个晴朗无月的晚上,抬头仰望漫天星斗,我们总是会想:不知天生宫阙,今夕是何年?他们都在哪儿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与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
理论上讲,人类能用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银河系内的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这样的悖论: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某处。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当面对恒星和星系的时候,一个总能挑逗几乎所有人类神经的问题,那就是:“地球之外是否还有智能生命存在?”。
费米悖论的第一点,即尺度问题,是一个数量级估计:银河系大约有亿(2.5x10^11)颗恒星,可观测宇宙内则有垓(7x10^22)颗。
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现在围绕这些恒星的行星中,那么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应该有相当大数量的文明存在。这也符合平庸原理的观点,即地球不是特殊的,仅仅是一个典型的行星,具有和其他星体相同的规律和现象。
费米悖论的第二点是对尺度观点的答复:考虑到智慧生命克服资源稀缺的能力和对外扩张的倾向性,任何高等文明都很可能会寻找新的资源和开拓他们所在的恒星系统,然后是涉足邻近的星系。
因为在宇宙诞生亿年之后,我们没有在地球或可观测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切实可靠的证据,故可以认为智慧生命是很稀少的,或者说我们对智慧生命的一般行为的理解是有误的。
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FrankDrake)提出了两道方程解,被称为德雷克公式(又称德雷克方程):
公式1为:N=Ng×Fp×Ne×Fl×Fi×Fc×FL
公式2为:N=R*×Fp×Ne×Fl×Fi×Fc×L
其中:
N: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
Ng:银河系内恒星数目;
fp:恒星有行星的比例;
ne:每个行星系中类地行星数目;
fl: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
fi: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概率;
fc:高智生命能够进行通讯的概率;
fL:科技文明持续时间在行星生命周期中占的比例;
R*:银河系形成恒星的平均速率;
L:科技文明寿命;
公式2与公式1的区别在于R*替代了Ng,L替代了fL。
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估计,依据德雷克方程,存在地外智慧生命的星球数量应该约为万颗;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则认为,这样的星球应有67万颗;而法兰克德雷克本人较为保守的估计为10万颗。
英国天体生物学家沃森曾参照地球智慧生命的演化过程,建立过一个数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其他行星上找到智慧生命的可能性非常低。
他认为,任何一颗行星都不会为生命的演化提供无限长的时间,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其适合生命生存的时期受太阳亮度的影响,超过一定的时间后,适合生命生存的时期将随之结束。
其结论是:如果假定生命演化的时间为40亿年,那么在一颗类地行星上出现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不超过0.01%。
现代天文学确证:地球人的出现是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导致地球人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苍茫宇宙的某处。因此不少科学家坚信:宇宙中是存在外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