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的追番人数,一个季度上亿的播放量,这些颇具视觉冲击效果的数字都是B站霸权的实力证明。
但如果把目光转回到日本动画行业,你就会发现,即使到了网络条件如此发达的时代,他们仍然在用动画光盘的销量,又或者说BD销量来衡量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而这个数据往往又会和观众的预期产生或多或少的落差。
这种落差本身就是话题所在,不过这种写作卖BD读作卖特典的商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部作品的竞争力,毕竟每一套BD的付费都是核心粉丝为情怀买单的证明。
关于BD销量,相信不少观众都曾经听说过类似保本线或是二期线之类的说法,用以大致预估一部动画是否亏本,又或是预估能否推出第二季。
但这两条线又是怎么来的?除了这两种最常见的线之外,在BD销量方面还有什么其他标准呢?
1.保本线:/
关于BD销量的线和标准,其实大多都是动画观众之间讨论时出现的概念,其中又分为以某部作品具体销量为标准的玩梗线,还有单纯以某个数字为标准的概念线。分辨这两种线的方法也很简单,一般数字精确到个位数的就属于玩梗线,而以整数表示的则是概念线。
但保本线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就起源而言保本线属于玩梗线的概念,但也经常被化作整数用以估算一部动画是否回本。
保本线又称作学美线,学美是飞碟社在年开播的原创TV动画《学园乌托邦学美向前冲!》的简称,该作品凭借高投入带来的精良制作水准在当年收获了不菲的人气,但其后的BD销量却远不如风评中的预期,其中第一卷销量为,卷均销量则是。
关于《学园乌托邦学美向前冲!》的BD销量成为保本线的原因如今已不可考,据闻制作组当年曾表示该作品的销量刚好能回本,因此其BD销量就成了动画回本的标准,国外多以第一卷销量为准,而国内讨论则多以卷均销量为准。
但随着动画制作投入资本的越发低廉,学美线其实早已不能代表保本线,所以保本线常常也会脱离学美线成为一个单独概念而存在,像是如今的诸多烂制作动画,保本线就有可能已经掉到了到上下。
2.二期线和畅销线:、0
和学美线相比,保本线和畅销线就是典型的概念线,用以衡量一部作品推出第二季的可能性,也是一部动画取得商业成功的指标。
在二期线这个概念提出的时候,每一年大概有13%~18%的TV动画可以达成指标。如今大部分的动画企划都会选择先做一个季度试试水,第二季企划的消息多半会在BD开始发售,看到实际销量之后再作决策,这也是很多TV动画的第二季消息都在第一季播放到一半,或是第一季完结时放出的原因。
但很显然,二期线并不是一部动画是否能推出第二季的绝对标准,《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第一季的BD销量就没有达到二期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动画作品即使BD销量迈过了二期线,最终也没有推出第二季。
此前在原作完结时因为结局引发大量读者不满的《打工吧!魔王大人》就是一个例子,当年由白狐社制作的TV动画BD销量不单只越过了保本线,甚至直接冲破了0的畅销线(约占每年新番的4%~7%),最终也并没有迎来第二季。
如今看来确实是个明智的选择。
3.暴死线:
相比起上面的保本线、二期线、以及畅销线,暴死线就是彻头彻尾的玩梗线。
暴死线源自于A-1Pictures制作的年1月新番《Fractale》,在动画开播前的年11月,该动画的监督山本宽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得十分自信,放言称如果《Fractale》遭遇失败,那么自己的监督生涯将会到此为止,直接辞职引退。
结果十分遗憾,《Fractale》的BD首卷销量仅为份,虽然不至于是历史之最,但却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成功。此后山本宽关停博客收回狠话,一副大家当作无事发生的样子,继续在监督的职位上畅游,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山本宽执导的作品又会被称为山本宽遗作。
基于这起事件,就成为了BD销量暴死的计量单位,写作1frt或是一宽。
4.VVO线:
和暴死线一样,也是典型的玩梗线,源自A-1Pictures制作的年1月新番《VividredOperation》,VVO正是这部作品的简称。
作为Aniplex与《电击GSmagazine》联手打造的原创TV动画,《VividredOperation》凭借诸多王道要素、精良的动画制作水准、以及充足前期宣发,成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然后顺理成章地站到了销量霸权候补的位置上。但最终,该作品的BD销量仅仅突破了二期线,甚至距离畅销线都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自此,《VividredOperation》的卷均BD销量就成了同类型作品的标准。这部作品对于国内动画观众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这个剧情却是无比熟悉,比如作为霸权八万八之一的《甲铁城的卡百内利》,它的最终销量就是,可见VVO线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5.名作之壁:(旧壁)、(新壁)
这个三倍于畅销线的BD销量,源自8BIT制作的年1月新番《InfiniteStratos》,其先发BD销量和累计销量分别被称作旧壁和新壁。
名作之壁,其调侃就是字面意思,突破了这重壁垒即为名作。
《InfiniteStratos》译作《无限斯特拉托斯》,是一部背景设定、内容情节、角色设计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处的后宫机战片,简单粗暴地概括的话一词足以——烂俗。
但即使如此,这部动画还是凭借精良的制作在年度BD销量榜上名列前茅。在先发销量上,同年的竞争者中仅有《Fate/Zero》破壁成功,累计销量破壁成功的也不过区区两三部。截止至年2月,日本动画历史上能突破新壁的TV动画也仅有44部。
基于这一惊人的事实,《InfiniteStratos》获得了名作之壁的称号,意思就是销量连《IS》这样烂俗的动画都比不过,也好意思自称名作?
如你所见,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玩梗线,只不过这个梗的确十分讽刺。
2ch上以《IS》的角色篠之之帚为原型制作的销量串吉祥物Moppy,所以名作之壁又称Moppy线
终上所述,可以看到BD销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部动画的优秀程度,也和作品的商业成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无论如何,单凭BD销量论成败都是十分不可取的行为,这也是上文把各种线称为玩梗线的原因。所以在谈及相关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玩梗适度,理智讨论。
文: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