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Mia
从漫画原作推出,到动漫番剧上线,再到剧场版上映,所向披靡的《鬼灭之刃》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纪录:据Oricon榜统计,年,外号“鳄鱼老师”的年轻女漫画家吾峠呼世晴创作的《鬼灭之刃》漫画总销量达到册,登顶年度冠军,打破第二名《海贼王》漫画销量13连冠的纪录。年半年榜也继续霸住榜首甩开第二名10倍,其累计销量已经破1亿万册(包括电子版)。累计发行量破亿的漫画只有《龙珠》《火影忍者》《海贼王》《灌篮高手》等9部“民工漫”,这意味着《鬼灭》已进入这一行列。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鬼灭之刃》动漫已经已经刷新了B站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成为十几年来唯一一部突破5亿播放量的动漫。
12月14日,其官方推特宣布剧场版动画《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上映59天以来,在总人口数为1.26亿,银幕数只有中国内地的1/20,平均电影票价是内地的3倍的日本,观影人数超万人,票房已经突破.8亿日元,距离日本影史冠军《千与千寻》只差6亿日元,上映首周末三天的上座率分别为:51.1%、76.9%和77.4%,打破最快破百亿等多项纪录。有影院为其开设了专门入场通道,而同时在映的影片,则被统一称为“其他作品”。虽然并未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全球累计票房已经超过3.1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卖座的动画电影,入围年度票房TOP10几无悬念。这还是疫情之下的成绩。
这个消息无疑也给了《千与千寻》一些压力:东宝近日宣布,将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累计票房从之前的亿日元,向上修正为.8亿日元,增加的8.8亿日元是今年6-8月日本重映票房。但无论如何,随着MX4D版与4DX版日本12月26日上映,《鬼灭之刃》登顶日本影史冠军已经势不可挡。动漫市场已经许久未见这样引发“鬼灭效应”的现象级大作,它带来了哪些启示?
“神作”抑或“网红爆款”?
79岁的宫崎骏本人此前曾被记者问及对《鬼灭之刃》票房逼近《千与千寻》的看法。他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一直都在通货膨胀……这与我无关。不管票房成绩如何,还是不要太在意的好,努力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番逼问也引发了动漫迷群体的激烈争论,不少人表示“虽然我也喜欢《鬼灭》,但是要它和《千寻》相提并论是不可能的。”情怀滤镜之外,一部作品能够被称为经典更取决于其深度,历久弥新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神作”和“网红爆款”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从内容来看,《鬼灭之刃》讲述的是一个似乎并不太新奇、有些熟悉和套路的JUMP少年漫“王道”故事:日本大正时期,鬼、猎鬼人、人类共存,少年炭治郎全家惨遭恶鬼杀害,唯一活着的妹妹祢豆子被变成了鬼,但她用意志力战胜了嗜血本能,守护在哥哥身边,炭治郎通过修行试炼加入猎鬼人组织,与同伴一起不断成长,踏上杀鬼复仇之路。
在不少粉丝看来,“格局小故事简单”虽然是《鬼灭之刃》为人诟病的一点,却也是它能够在类型中做到足够优秀,得以爆火的原因。不同于《海贼王》这类长篇,其漫画原作在话完结,属于“中篇”,其故事情节推动只有一条主线,“主角遇到鬼-杀鬼-展开鬼或人的回忆”,简单而叙事优秀的故事不容易出现逻辑崩坏,有利于作者控制节奏,同时也保证了“燃”或“催泪度”,很好地适应了当前碎片化时代的快餐式精神消费。事实上,女粉丝之外,也有许多男性粉丝被其中细腻的兄妹情、同伴、“守护”等情感线所打动。
年开始作为新作连载的《鬼灭之刃》最初人气只能说是一般,直到年,年才逐步上升,并在年出现了漫画番剧反哺漫画原作,互相成就的现象。在番剧19集封神之后,背后的顶级动画制作公司UFOtable(俗称“飞碟社”,代表作《FateZero》)也进一步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