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京、沪巨型UFO事件是前几年非常火热的UFO事件,很多人都目击到了上海空中出现的不明发光体,其中还有飞行员。同一时刻,也有人目击到在北京的上空也发生了奇异的现象。一下子全国人民都沸腾了,顿时就引出了一个新的话题潮流,各种猜测以及想法都在媒体网站上涌现了出来。那么这次的UFO事件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事件经过
年8月20日晚21时左右,驾驶南航CZ客机的飞行员在万米高空看到一个巨大的球状发光体挂在空中,它的形状由小变大,呈规则几何圆体。当时数十个飞行在上海上空的机组都发现了同样的不明发光体。众多机组不约而同地描述,所见到的“绝对不是云”而“像天体”。
“根据航路管控记录,当时确实有不少机组发来报告,描述了同样的情况。”华东民航空管局表示,机组报告称,发光体距离航班较远。而根据雷达监测,航路上也一切正常。因此,当时空中管制员和机组并未采取避让措施。
事后南航飞行员“采姑娘的小蘑菇”发布微博称,他在上海区域的万米高空中,目击了不明发光体。按照上海机场的航班动态信息,当日该飞行员驾驶的CZ起飞时间为21时51分。“晚21时CZ航班,上海区域,高度一万零七百米发现巨大球状发光天体”。该飞行员说,当飞机高度达到多米,冲出云层后,在驾驶舱便看到此奇景。
“明朗的夜空,偌大个规则的白色圆球体突兀地存在那里,极其震撼!”飞行员描述称,当飞机巡航高度到达一万零七百米时,他看到的发光体由小变大,呈规则几何圆体,比月亮大几百倍,目测直径50海里以上。“真的好圆好大!占据了我飞机的一个侧窗和左半个风档(飞行员面前的窗户)。开始以为是幻觉!副驾驶还问我看到没有。”这种景象持续了20分钟,发光体逐渐变暗直至消失。
上海市民也声称发现了不明发光物。家住普陀区的市民李先生表示,年8月20日晚9点左右,他从34楼的家中阳台上遥望远方,突然发现,东北偏东方向的高楼顶上挂着一个比月亮还大的不明发光物,这个物体呈淡黄色,大小堪比中秋圆月,形状为椭圆接近正圆,他感觉距离该物体非常遥远。惊讶之余,李先生忙叫家人出来一起看,大约看了半分钟之后他就回屋去了。“可能就是网上所说的这个不明发光球体。”李先生这样说。但是,李先生看到的物体在东北偏东,机组报告物体在西面,方向并不符合。
当上海UFO事件的目击信息通过网络迅速转发时,北京几乎在同一时间目击到UFO:
网友陈旭说,当晚天空中出现了奇怪的光圈。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他还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照片。从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圆润的光圈笼罩在一个类似电视塔物体的上方,光圈面积巨大,仿佛气泡一般,从半空开始,甚至与地平线接轨。陈旭描述,光圈刚开始比较小,然后扩散并向北移动,数分钟后消失。
“对对对。20号晚上,我也看见的。”网友“潘达哟哟”称,他看到的光圈在闪光结束后,东边还微微露出黑黑白白如同熊猫的暗影。
而网友“心理战士”则称,他从自家窗户看到东北偏东方向一个犹如中秋圆月出升的光圈。但也有人称,自己看到发光圆圈出现在西方。
事件分析
火箭残余燃料说:
为什么相隔数千里,却可以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内目击同一不明光团呢?因为不明光团本身位于数百甚至数千公里的高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不明光团的出现空域离上海很远,机组目击者因观测相对位置较高(万米以上),加上光线反射,所以能看到。
有天文学家指出:该明亮物体是某个火箭残余燃料产生的气体反射阳光所致的现象。年2月在美国夏威夷就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根据此前美国天文学家对夏威夷气泡的解释,认为是一枚洲际导弹第三级火箭熄火之后,剩余燃料在太空中迅速扩散而形成的。
如果是人造卫星或航天器的话,会顺应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发射,而此次北京、上海等地目睹到的气泡是反向向西飞行的,这就更增加了与夏威夷事件的一致性。
经过计算,气泡是由东南向西北发射的某枚洲际导弹末级火箭熄火后,残余燃料在大气层外的真空环境中迅速扩散形成的,我国西北部地区高空的阳光照亮了这团不断膨胀的气泡,随着燃料云的扩散和稀释,其反射阳光的能力也在迅速减弱,最终消散。
但是据估算,8月20日21时,北京地区太阳的地平高度大约为-20度,也就是说太阳在地平线以下20度的位置。“气泡”能够被阳光照亮,那它就必须在地球的阴影之外。由此可以算出,“气泡”位于北京以西至少千米,距离地面的高度至少有千米。当然,这里算出的只是一个下限,实际位置可能更西,高度也可能更高。不过,这已经足以对“气泡”的规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如果以“气泡”膨胀到视直径60度来计算,此时它的半径将至少达到千米。这未免太过巨大了。
特殊空间飞行器说:
著名UFO研究学者王思潮教授也对该结论予以否定:“根据国家天文台河北观测站正西方向的照片,可以看到光盘背后有星星,这样可以计算出球状光盘仰角是多少。加上同时观测到UFO的两个地点,交叉计算可得其定位。计算,这个飞行器是位于内蒙古的西部上空,球状光盘距地面公里,和杨利伟飞船高度差不多,同时移动很慢,在这个高度不掉下来,只有速度高于7.9公里/秒才可以,按照这个速度,一般我们从西向东看到它的时间也就几分钟,而这个飞行器出现时间有近20分钟,这些特点用人类火箭是很难解释通的。”
对于本次UFO事件,王思潮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分析:“一般要成为重大UFO事件,必须满足2个条件,一是影响重大,很多地方的人同时目击;第二是用人类现有知识很难解释。我研究UFO40多年,重大UFO事件出现过20次左右。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尾数逢1、2、7的年份,出现重大UFO事件可能性比较大。今年是年。”
王思潮判断:由于这个空间飞行器飞行高度很高,高度估计在至公里,所以尽管内蒙西部地面当时已入夜一个多小时,但阳光仍可照射到它喷射的气体和大量细小颗粒,这些气体和大量细小颗粒散射阳光,从而形成光团。而且光团持续时间较长,估计有十多分钟,光团的重心移动速度很慢。而人类的火箭等飞行器爆炸不会形成这样较完美的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光团。
大气现象说:
虽然王思潮研究员认为是“特殊空间飞行器”,但北京天文馆科普部负责人李昕则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
李昕表示在网上也看到了网友的相关描述和照片,自己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