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窥天之眼免费订阅!
编者按:
在上一篇,说到从二战德国潜艇装载大量“水银”这条线索着手调查,先是牵扯出了对希特勒和纳粹集团意识形态影响深远的两个神秘社团Thule和Vril协会。
短短20年,纳粹德国就在一战失败的桎梏困境中迅速崛起,并以强悍威猛的军事武装再度发动世界大战。虽然决定战争发动的因素很多,譬如战争狂人希特勒煽动起德国民众的复仇情绪,但这些都是外在表象。
围绕水银这条线索继续深挖,就会发现外星文明势力的介入,这对纳粹军事行动计划和战争决策都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
?
04
维曼拿—众神之车
在文章里,我多次提及“水银”,是因为这种物质是UFO反重力动力引擎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能量燃料”。这方面的证据,最早来自于古老的印度古籍。年,印度南部的一座古庙宇意外坍塌,人们在庙宇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被裹扎在有角的木板之间的箱子,随后箱子被运送到图书馆。有关人员在整理出土文物时,打开了箱子,于是发现一份破旧不堪的古梵语手稿《VaimānikaShāstra》。英文版玛赫西手稿
令人惊诧的是,这份手稿以行的篇幅,以图文方式详细记载了一种名为“维曼拿”(Vimana)的古老飞船的构造、驱动方式、制造飞船的原料,甚至还包含了防雷击、隐身、抗阵风、远程监控、主动伪装和攻击武器等内容。Vimana构造后经考证,这份事关古印度航空航天技术的手稿,原作者可追溯为年前的印度圣贤玛赫西。于是,当今世人称该手稿为“玛赫西手稿”。根据印度古籍《吠陀经》的记载,早在年前,就已经有“天外来客”乘坐这种维曼拿飞行器拜访了地球,并将制造这种飞行器的技术教授给了古印度人。因此,维曼拿也被称作“众神之车”。由此可见,古印度最早的神,就是乘坐维曼拿来到地球的天外来客。所以,印度的庙宇,从外观设计上就能看到“众神之车”的影子。印度庙宇维曼拿这种古老航空器,除了可以进行远至外太空的航行,还被应用在太空角逐的空战中。这在印度《吠陀经》、《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古籍中,有很多记载。在《罗摩衍那》的记载中,一种被称作“布斯帕卡”的维曼拿描述最为详细,它被形容为神出鬼没,甚至不需要动手操作,仅凭主人的思维能力就可以控制其高速飞行。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设计了一种可以被人类思维能力驱使的四翼飞机模型。正如明尼苏达大学的宾何教授所说:这是人类首次能够仅通过脑电波感知来控制飞行机器人的飞行。不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学者也利用飞行员的思维能力模拟了飞行器的飞行。年,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全国科学大会上呼吁全世界航空科学家一起来研究玛赫西手稿中提及的古印度维曼拿飞行器,声称已经到了破解此古代航空技术的时候。近些年,国内的一些专家教授也组织力量将手稿翻译成了中文版,开始对手稿进行研究。有人甚至还将从手稿中受到启发的发明,申请专利技术,结果被驳回,原因是美国和德国已经先行申请了同类专利技术。国内研究人员翻译的中文版玛赫西手稿大量的证据无可辩驳地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在远古时期,地球上就已出现了远比当代航空科技更高超的技术和飞行器,而这些飞行器的动力引擎系统正是以“水银”为能量源的。除了玛赫西手稿中提到水银原料外,在古代印度建筑论《SAMARANGANASUTRADHARA》中,还有更确切的描述:“坚固而有韧性的Vimana的主体建好了,就像用光造成的巨大的正在飞行的鸟。在内部是机体的水银引擎,人们必须加热其底部的金属设备以启动它。通过涡轮的转动,人们可以启动潜伏于水银内的能量。这样,人可以坐在里面,在天空中飞行很远的距离。Vimana的运动方式是这样的:它可以垂直运动,或者斜向前移/后退。在这些机械的协助下,人类可以穿越大气。这样,来自天堂的生命可以降落到地球。”关于维曼拿利用水银作为动力引擎系统的机制原理,其实是与西藏密宗人体悬浮术是相通的,我曾在《窥天》作品中,以主人公解密的代入方式尝试了破解,具体内容在此不多赘述,可参见下面的插图。本人所著的作品《窥天:香巴拉秘符》:年第三版如今,美国ApolloFusion公司已考虑用汞作为航天器燃料。美国ApolloFusion公司给出的理由是离子推进器用汞比氙和氪等燃料性能更好,效率更高,可以降低离子引擎的重量,这和他们提出的"更小,更轻,更好的电动推进系统”,“具有同类最佳性能,尺寸仅为其一小部分”的要求相吻合,可以取得竞争优势。05
考古发掘—弯道超车
回头再来说,像“玛赫西手稿”这样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那是根本逃不过自18世纪就热衷于世界考古的德国专家的法眼。比如年,德国27岁的中学教师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格罗特芬德就开始着手破解未知的楔形文字。年3月,一批德国考古学家在今天巴格达南面50多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进行了持续10多年之久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终于找到了已经失踪两千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年改建后的巴比伦古城遗址。原本人们以为巴比伦城及城中的巴别通天塔不过就是《圣经》里一段神话传说。巴比伦古城遗址年,德国考古学家朱利叶斯·乔丹在伊拉克境内的乌鲁克城挖掘出了一大批刻着符号的泥板,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就此被发现,震惊世界。苏美尔楔形文字泥板德国如此痴迷于对历史古迹的发掘和探究,一方面说明他们执着地相信世界古老的神话、宗教所描述的那些神乎其神的事迹,并非完全空穴来风,大量的考古发现也验证了他们的预测判断,这就很能理解为什么当年像《莅临一族》这类宣传地心世界神族即将来临的科幻小说,会对纳粹集团的高层产生鬼魅般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德国也确实从考古发掘中获取了现实应用层面上的实质利益。同样的这份“玛赫西手稿”在当今才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