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月季文化(上)
简介
作者简介
主著:赵世伟陈红岩
著者:大兴世界月季洲际执委会办公室北京市大兴区月季博物馆
《话说月季文化》(上)
它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分别介绍了盛唐,两宋,明清时期的月季种植情况,月季花的文化应用,以及人们对于月季花的情感寄托。
古代月季文化史
古代月季的栽培历史
书中介绍到,前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主任苏秉琦考察到在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已经有了蔷薇科植物,并将其作为图腾,所谓“华族”即为“花族”。
月季花以最初的姿态(蔷薇)出现在园林中是在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演化,盛唐时期,重瓣蔷薇开始出现,蔷薇成为种植最广的庭院花卉,是浪漫爱情的象征。
岁
朝
北宋赵昌岁朝图
中国文化走向巅峰的两宋时期,中国为世界培育出了花亘四季,端庄挺拔的世纪名花月季。
月季栽培在明清时期走向高潮,很多月季品种都为重瓣,人们能将蔷薇科的植物(月季,蔷薇,玫瑰,木香等)区分开来,此时月季花早已品种丰富,变化无穷,月季花被当作友好的礼物,赠与远方的异国。
月季的文化应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蔷薇已经广泛用于园林中,少量描述蔷薇的诗词出现,书中收录了七首。
唐朝大范围的种植蔷薇,引发了诗人浪漫的情怀,大量描写刻画蔷薇的诗词出现,这一时期咏赋蔷薇的诗词,这本书中共整理出了49首,敦煌壁画,绢画中上也绘有蔷薇的图案。
唐敦煌壁画《菩萨引路图》中局部出现的蔷薇
两宋时,吟咏月季的诗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多着眼于四季开花的特性。月季图案除了广泛存在于画作,陶瓷之外,我国第一部月季栽培专著《月季新谱》开始出现。
元代,中国月季传入日本,镰仓时代,《明月记》中有关于月季的记载,《春日权现绘卷》有关于中国月季的绘制形态。
明清,描写月季的诗词更加丰富,介绍月季栽培及品种知识的书籍越来越多,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在中国担任宫廷画师,工致细腻的描绘了中国古老月季的神韵。
郎世宁作品《万寿长春图》局部
月季文化的情感表达
蔷薇是爱情的诗意化身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家穷母病,四十多岁仍未娶妻,于是寄情于蔷薇,将窈窕柔美的蔷薇比作夫人,写下诗作《戏题新栽蔷薇》。
传奇月季鸡缸杯的故事
宋成化皇帝将画有月季花的子母鸡缸杯送给宠妃的万贵妃,既祝福万贵妃如月季花般容颜永驻,又希望她管理的后宫能花开不绝,子嗣众多。无法生子,加害皇帝子嗣的万贵妃知道皇帝用意后,为皇帝留下了一个皇子,继承皇位。
子母鸡缸杯
为月季停战
明清时期,为了珍贵的中国月季种苗,正在交战的英法两国,甚至达成默契,暂时停战保证运花的货船通过。
关于月季的诗词鉴赏:
蔷薇
唐·吴融
西子
始新妆。
馆娃人尽醉,
繁
花
夏
景
长
。
万卉春风渡
,
寄临水蔷薇
唐·李玉群
所思云雨外,
似濯文君锦,
浪摇千脸笑,
堪爱复堪伤,
何处寄馨香。
如窥
汉女
妆。
风舞一丛芳。
无情不久长
。
月季花
宋·董嗣杲
四时常吐芳姿媚,
舵风倚娇承舞雪,
相看谁有长春艳,
谢了还肯悟空,
人老那能与此同。
瘦枝扶力借柔风。
莫道花无百红
。
一年三十六旬中。
月季
清·李鱔
不教蜂蝶近花身。
老眼独怜枝上刺,
赏此春光
解趣人。
粉团如语启朱唇,
月季花
明·刘绘
踏歌春岸上,
能斗霜前菊,
昭华抽曲沼,
绿刺含烟郁,
几度醉金杯。
还迎雪里梅。
夕蕊压芳台。
红苞逐月开。
编辑(文)/仔仔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系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纸牵半情,朝见暮思深,把酒言欢去,凭若声声声.......
仔仔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