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科技发展的高速推进剂,世界武器装备发展历史悠久,各国都曾研制出很多理念超前的武器。其中不缺乏令人震惊的高超艺术,当然也有一些令人窒息的操作,带来了各种奇葩武器。不过存在即真理,正是有了这些脑洞大开的设计和勇往直前的实践,才使得许多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和工业基础,成就了现代强国的地位。
发生在年至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向全世界的海军国家宣告了木制帆船时代的灭亡,开启了蒸汽螺旋桨军舰时代纪元。这场战争中,庞大的俄国黑海舰队全军覆没,或被英法战舰击沉,或被凿沉在塞瓦斯托波尔港。
年3月,沮丧的沙皇同英、法、土、奥等国在巴黎签订和约,从此俄国只能在黑海上象征性地保留数艘吨以下排水量、已不能称之为舰的船只。
后来,随着普鲁士的兴起,俄国不再成为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主要遏制对象。到了19世纪后期,巴尔干地区就像个火药桶,愈来愈猛烈的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让人忐忑不安,背后的主要推手自然是俄国。
俄国人既然插手巴尔干半岛,也就做好了再度同土耳其发生战争的准备。在英国的默许和帮助下,俄国悄悄恢复黑海的海军建设,试探性地下水了几艘数千吨位级战舰后,于年宣布黑海海军专约作废,开始重建黑海舰队。
黑海北岸海水很浅,吃水4米以上的大型军舰根本无法进入可以深入俄国腹地的两个战略要道——第聂伯河口和刻赤海峡,
所以开始的时候,俄国并没有军舰在这些海域防守。不过没有防守,不代表没有进攻。铁了心备战的俄国人仔细一想,万一敌国的轻型舰艇顺流而上,俄国的腹地将会门户大开。
不行,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赶紧造舰。浅浅的黑海北岸,该造什么样的军舰呢。基于假想敌和可能的威胁,俄国海军部认为应该建造吃水较浅、装载武器较多、作战威力较大的大型军舰来守卫黑海沿岸。
很显然,吨位大、吃水浅,这是一对自相矛盾的要求。不过,这影响不了沙俄海军部那些不懂造船原理的官员们。
新舰的建造原则是这样的:
1.吃水不大于3.5米至4.2米;
2.主炮口径不小于毫米;
3.装甲要比现有的外国装甲舰还厚。
造船专家对海军部的要求面面相觑,这明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循规蹈矩是无法完成挑战性任务的。就在专家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非科班出身的波波夫中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遥远的星空,扑朔迷离的飞碟时常像流星一样闪过;辽阔的大海,是不是也该来一个水上飞碟了——圆形军舰,可以在吃水最浅、尺寸最小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吨位,从而搭载和大型战舰同等规模的火炮。
听一听,像不像儿时耳熟能详的数学原理:等周长的平面图形,圆形面积最大;表面积相等的物体,球体的体积最大!
经过论证,俄国海军技术委员会认为此方案可行。于是海军大臣康斯坦丁大公命令波波夫组成一个设计小组,进行圆形军舰的设计。很快,首批图纸就从波波夫的手中诞生了。经过海军技术委员会的审核,一切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有了图纸,赶制的模型也很快在年制成,并在同年的圣彼得堡全俄展览会上展出。
奇特的军舰模型一展出便激起了舆论界的浪花。圆形的军舰很可爱,但它全然不像个军舰,而像是个插着香肠的大圆盘。
有人说它开辟了军舰设计建造史上的新创举,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认为建造这种怪舰无疑是浪费国力。
后来,由于黑海沿岸防卫的需要迫在眉睫,也由于以康斯坦丁大公为首的海军官员的尊严不容侵犯(他们认为海军部决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实现),圆形怪舰的建造计划在一片反对声中得到批准,而且一下子决定建造10艘,这是沙皇俄国舰队建造史上前所未有的。
建成后的圆形战舰很有喜庆感,开始试验试航了。更喜庆的一幕发生了,军舰开炮的时候,它的舰体会跟着旋转,六亲不认的航向是不是很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陀螺烟花。看着挺好玩,可周边的友军不干了,散射着炮弹的旋转可不长眼睛,这不是甩狙嘛!
炮火消停的时候,圆形战舰也不安生,由于船底圆平,只要海浪高过1米便开始上下颠簸、左右摇晃,非常不稳,影响射击精度,为此圆形战舰有了个更喜庆的绰号——“狂醉之船”。
圆形军舰的航行性能极差,操纵体验也不友好,海上的狂醉就不多说了。即使在河中行驶也一样不凡,逆水上行时倒还凑合,顺流而下时的尴尬就来了。时速仅3海里的第聂伯河中,圆形战舰曾经有过被冲得滴溜溜转圈的记录,真是个溜溜的它啊。
年,随着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民族的起义愈来愈猛烈,预料之中的俄土战争终于爆发。此时的圆形战舰已下水两艘,一艘名为“诺夫哥罗德”号,另一艘名为“海军中将波波夫”号。俄土战争期间,主要担任敖得萨、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等港口、水道的防卫工作。
不过,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是不能接受俄国攻占君士坦丁堡的。迫于压力,俄国不敢抽调波罗的海舰队赴黑海增援。俄国新的黑海舰队力量还是太弱小,只有2艘圆形战舰、4艘铁壳巡洋舰,以及7艘小型军舰。
此时土耳其海军在黑海拥有绝对优势:22艘铁甲舰,8艘铁壳巡洋舰、60多艘炮舰、武装商船,在多瑙河上还有46艘军舰。因此,当俄国陆军在巴尔干半岛同土军厮杀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其海军却在黑海处于沉寂状态。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圆形战舰的战斗力并未得到实际检验,倒也保留住了它在历史上的喜庆感。
尽管波波夫的两艘圆形军舰服役后其缺点日益明显,但由于其符合海军部提出的“建造原则”,又维护了达官贵人的尊严,故平安服役到了20世纪初。事实上,经过实际使用,保留住尊严的俄海军部高官也深知这种军舰是无用的鸡肋,因此终止了头两艘之后的建造计划。
圆形战舰遂成为世界海军史上的绝唱,“海军中将波波夫”号于年6月4日退役,其姐妹舰在17天后退役。年12月,二舰被出售解体。两舰的服役生涯中从未参加过真正的交战。
回顾历史,创新与狂想是对双生子,层出不穷的思想和实践推进了技术和战术的发展。当下荒诞的设计,往往埋下将来成功的种子。正是有了这些疯狂的探索,才有了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将来,圆形战舰的设计理念,说不定会以另一种形式登上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