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德国摆地摊
作者:酸奶没泡沫
校稿:猫斯图/编辑:养乐多
过去20年间,在各地形象工程的推动下,地摊终于渐渐消失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不过,为了扶持弱势群众,这二十年的努力怕是要白费了。
最近,重新拥有摆地摊资格的中国人无比亢奋,摆摊经验攻略短时间内传遍社交网络,广场路边迅速自发形成小商品步行街,连没时间摆摊的社畜们都跟着兴奋了一把。
但城管一通电话便招来十万地摊小贩的段子,毕竟还是让其他市民捏把汗。过去取缔摆摊,就是因为流动摊贩的纪律性和卫生意识不强,对市容和交通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今他们一夜复苏,会不会对其他市民的生活造成干扰呢?
贴膜高手又能重出江湖了
(图片来自
霏霖老宅日记/图虫创意)▼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却并非没有解决之道。在以德国为首的欧陆国家,地摊文化早就已经是各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管理得当,就能经济卫生两相宜。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这是一块不错的“他山之石”。
不能没有地摊
德国地摊的正式称呼是“跳蚤市场”(Flohmarkt),由“Floh(跳蚤)”和“Markt(市场)”组合而成。该词的起源并不确切,普遍观点是来自法语。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法国收破烂的商贩就开始收购富人的旧衣服、旧生活用品,留着自己使用或沿街顺道地卖给其他穷人。由于当时卫生条件不佳,这些旧物中常常存在大量跳蚤,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19世纪末,法国人在大街上淘货
(图片来自
EugèneTrutat/Wikipedia)▼19世纪末,巴黎政府开始重视卫生与市容建设,便将这些旧货交易场所统一转移到了巴黎北部郊区Saint-Ouen镇的废弃空地上,这片地方也渐渐成了旧货的固定交易摊点。不过由于这块地摊中跳蚤依然很多,“跳蚤市场”的说法便渐渐传播开来,这种旧货交易的模式也逐渐随着人员和经济交流向外辐射。
现在圣旺著名的二手市场
很多已经不再是地摊的形式,而是长期的店面
(图片来自
Webmasterbiron/wikipedia)▼拥有悠久历史的法国旧货市场
也吸引了很多来旅游的人
(图片来自
FlorianPépellin/Wikipedia)▼尽管跳蚤市场起源于法国,在如今的欧洲,最热衷这种旧货摊点的要数德国人了。
众所周知,德国人是一个勤俭爱动手的民族,即使现代德国已经是综合国力很强的富裕国家,还是有很多国民热衷购买二手货,回去修修补补还能用。对于一些收入较低(德国水准)的居民来说,服装、餐具、厨具、装饰品,甚至汽车配件,没什么不能是二手货。而这些物品的来源,绝大多数都是地摊。
老物件有老物件的魅力
能看到有别于现代生产线的用心或是独一无二的精心设计
(图片来自
Reinsberg/shutterstock)▼德国的地摊因城市管理规定不同,一般出现在露天广场、公园空地,城市边缘乃至大学的林子里,不需要政府建设专用地块便能形成固定的摆摊场所,其中各个货摊按时出现、按时消失。
没有成文规定,但附近的人都知道的一个地方
(图片来自
Barita/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