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诳娃娃。”说的是一种生长在密林危岩间的野果,果味香甜,爽口多汁,且营养丰富,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有“土香蕉”之称,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保健功能,更是中药中极具价值的一味药材。
今天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这味生于八月的药材,八月札。
八月札,是一味珍稀药果,学名预知子,又名八月炸、八月瓜等。我国历代本草对八月札皆有记载,始载于《食疗本草》。在古代医集记载中对其均有运用,如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八月札在古时候曾作为皇室的贡品,现代则被列入开发的五大类珍稀中药材之一。”
药材名称:八月札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肝、脾、肾经
功效:舒肝理气,活血,散瘀止痛,除烦利尿
临床应用:用于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绝经,子宫下坠。
用药部位: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
显微鉴定
干燥的肉质浆果呈卵状圆柱形,稍弯曲,长3~8厘米,直径2.5~3.5厘米,顶端钝圆,基部具果柄痕。表面浅黄棕色至土棕色,皱缩,成熟者皱纹粗大而疏,未熟者皱纹细小而密。果皮厚,革质或微角质。种子多数,包被在絮状果瓤内,形状不规则,呈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平,外表红棕色或棕黑色,有光泽,皱纹细密。果肉气微香,味涩而淡。以肥壮、皮皱者为佳。
附方
①治淋巴结核:八月札、金樱子、海金砂根各四两,天葵子八两。煎汤分三天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②治胃肠胀闷: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中寒腹痛、疝痛:八月瓜30g,小茴香12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版)
④治输尿管结石:八月札、薏米仁各60g。水煎服。(《中药志》)
⑤治肝癌:八月札、石燕、马鞭草各30g。水煎服。(《常用抗癌药物手册》)
八月札集观赏、食用、美容、药用、保健功能于一体。果肉及种子可食用,味道甘甜,口感滑嫩,具有与其它果品不相同的独特香味,媲美仙果;种子还可榨油食用,果实除鲜食外还可酿酒、制作果浆和饮料等,果皮可加工成果脯、果茶、果醋、果酒,其提取物可用于化妆品。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八月札的用法,感兴趣的可以动手一试,但要注意,八月札性微寒,脾虚泄泻者及孕妇切记慎服。
八月札茶
原料组成:八月札果皮。
制法:用饮用水洗刷干净后切成丝,然后把它晒干或者烘干,贮存于密封的铁盒中做保健茶。
用法:泡水饮用。
功用:润肠通便,疏肝理气,利尿,散瘀止痛,健脾养胃。
八月札海金天葵汤
原料组成:八月札(干)、金樱子、海金砂根各克,天葵子克。
制法:以上材料分别洗净,水煎2次,每次毫升,煎半小时,两次混合,去渣取汁,加热浓缩至毫升。
用法:每日服2次,分3天服完。
功用:疏肝利湿,消肿散结。
八月札酒
原料组成:八月札50克,白酒毫升。
制法:将上药洗净,切碎,稍浸,闷润至透,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天后,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服10毫升,口服2次。
功用: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
参考文献:
《中华本草》
文字选自百度百科、中医世家、中药一号网、中药、药品安全公益网站等,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正或删除。
图片来源:网络、药学综合教研室
文字编辑:丁莹、杨雨萱
版型设计:丁莹、杨雨萱
责任编辑:李纪飞、董梦燊
工作室监制:王邸泽昭
负责老师:厉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