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热土,家乡荣耀烟台体育的现象级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梁莹莹

年是烟台的体育大年,烟台健儿用现象级的表现为家乡带来了诸多荣耀。8月的东京奥运赛场,山东健儿将7枚金牌收入囊中,数量排名全国第一,而烟台健儿贡献三金。九月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以58枚金牌、枚奖牌的成绩荣登榜首,烟台健儿贡献21金。金牌厚植于烟台这方沃土,为家乡带来了无尽荣耀。烟台体育现象级表现的背后,是历代体育人奋斗的结果,更是城市底蕴的厚积薄发。

强势表现,烟台体育迎来高光时刻

近几天,奥运冠军张常鸿、刘诗颖陆续回到家乡烟台,让家乡人又回忆起八月份那些激动人心的奥运时刻。

9月24日,张常鸿回到家乡龙口,为家乡赛事助力。

豪取三金一铜!这是烟台健儿在参加的历届奥运会中创造的最好成绩。从孙一文的“一剑封喉”,到张常鸿的“一枪决胜”,再到刘诗颖的“一枪定乾坤”,加上魏萌射落的女子飞碟双向铜牌,烟台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共收获了三金一铜。

烟台健儿此前的最好战绩,要追溯到年雅典奥运会,那一年,烟台健儿收获两金两银。时隔17年,烟台健儿刷新奥运最佳成绩,助力中国军团创造新的辉煌。

每次奥运夺金时刻,烟台人的朋友圈就沸腾一次。“烟台人真牛”“烟台冠军之城”······这个城市的人们,因为奥运而生发的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而第一次让烟台人感受到奥运激情的,是年悉尼奥运会的体操男团决赛。烟台籍运动员邢傲伟首次参加奥运会,就和队友一起帮助中国队获得冠军。这是中国男子体操队首次获得奥运会团体金牌,也是山东省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更是烟台市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烟台是著名的田径之乡”“篮球之乡”,体育底蕴深厚,运动成绩突出。从年悉尼奥运会到东京奥运会,烟台籍名将邢傲伟、刘春红、唐功红、周璐璐、孙一文、张常鸿、刘诗颖勇夺奥运冠军,为中国奥运军团贡献了强大的烟台力量,为中国赢得了荣耀,为家乡争光添彩。

在结束了东京奥运会的征战后,烟台奥运健儿马上投入全运会备战。孙一文、刘诗颖、张常鸿、魏萌,这四位取得奖牌的运动员在各自项目上都取得了金牌。

其中,在女子飞碟双向决赛中,魏萌成功卫冕,拿到本届全运会山东首金,实现了自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以来,山东队在该项目上的三连冠。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二届全运会该项目的冠军,属于她的姐姐魏宁。

7月26日下午,在魏萌老家烟台莱州市夏邱镇夏北村,魏萌父母和来自镇上及村里的乡亲们一起观看了魏萌的奥运比赛。

家底丰厚,城市底蕴的厚积薄发

奥运会上夺金尽管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是必然。一城三金的背后,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是烟台几代体育人和一座城市在奥运之路上的筚路蓝缕和持续接力。

刘诗颖,在奥运会决赛中第一枪就投出了66米43,以绝对优势夺冠,这枚金牌是中国奥运会标枪项目的第一块金牌,是田径队的“意外之喜”。

但对于刘诗颖来说,这枚金牌不是用简单的意外就可以概括,更并非偶然。刘诗颖曾提到,她一个赛季中三个月力量训练的总重量就达到40吨。

“诗颖一掷定乾坤,冠军绝不是巧合,能取得这个成绩,与自己强大的动力和内心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一个冠军的诞生是一座城市的厚积薄发,与经济、人文等有关。诗颖很有福,生长在这个城市,跟着金牌教练。”烟台市体育局局长郑俊杰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个王冠戴到头上并不是随随便便,是一个人超人的毅力,付出达到极限才可以拿到这个桂冠。

烟台竞技体育在奥运会、全运会上取得丰硕成果,是几代体育人不懈奋斗的结果,是城市发展的厚积薄发,更与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加大投入分不开。

比如刘诗颖的教练郭庆仙,现任烟台市体校国家级教练、国家田径队女子标枪主教练。她年入选烟台市体校,师从杜锡才,不仅带出奥运冠军,还带出三届全运会冠军。在郭庆仙的精心培养下,女子标枪运动名将梁丽丽、耿爱华、李玲蔚、隋丽萍、刘诗颖先后在国内崭露头角、从亚洲走向世界田坛。

9月29日,刘诗颖(左一)和她的教练郭庆仙(右一)一起回到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

要实现烟台体育持续向好,就要提高全民的体育意识,只有做大“体育人口”,开展体育工作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烟台竞技体育才有发展壮大的根基和土壤。

近年来,烟台市体育局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市个行政村健身器材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全市拥有体育场地个,体育场地面积万多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2平方米。

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实现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常年不断线”。

另外,在击剑、射击、射箭、水上项目、田径、篮球等六大运动项目上,除了继续吸引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diea.com/fdyy/11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