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有关UFO之谜的众多谣传中,有一种说法流传至今:所谓的UFO并非外星飞行器,而是基于地球的高科技航天器;它源自德国,二战尾声被美、苏所掠;有证据显示,20世纪40年代纳粹分子曾造出圆形或椭圆的航天器。
然而,自年以来遍布全球的各种目击报告似乎都在否认这种可能性:有一只无形之手在操纵这个流行了50年的、无从破译的神秘事件。
但是,一些资料的存在使人们相信有另一种可能性,即:假如纳粹没有在年被击败,其先进的技术力量将不可小觑。在探讨FBI介入此事件之前,先让我们熟悉如下几个引人注意的事件。
纳粹分子曾造出圆形或椭圆的航天器
下列资料摘自年5月27日CIA的报告:
“一份德国报纸(未注明)最近发表了一篇对德国著名工程师、航空专家约翰·科莱尔的专访,描述了其在年-年主持研制‘飞碟’的经过。
飞碟设计师
他说年第一个制导‘飞碟’发射时他在现场,当时‘飞碟’在3分钟内速度达到每小时千米。该实验包括两项设计:一项是由米奇设计的一个直径为4.米的碟状、不会自转的航天器;另一项是由哈伯姆和斯乌设计的一个硕大的自转环状体,中间有一个固定的、供乘员使用的圆形座舱。
苏军攻克布拉格时,德国人摧毁了整个‘飞碟’计划,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此后,哈伯姆及其助手也都销声匿迹。斯乌最近在布莱梅去世。在布雷斯路,苏联人企图缴获由米奇制造的一个‘飞碟’。米奇逃到了法国,据说他现在在美国。”
英国航空部门年的一份报告亦有相似的记录。原记录属机密级,最近才得以披露。记录中写道:“《每日工人》评论最近出版的关于德国战时武器的某书中提到一个德国‘飞碟’。
它能以每小时千米的速度飞行,飞行高度达米。”一份标示日期为年1月3日、由美国空军准将W.M.格兰德向美国空军情报总管塞福德将军提交的报告中,也提到德国人涉及UFO之谜的问题。尽管纯属推测,但报告中有些篇幅证实,美国空军支持某些UFO源自地球的观点:
“(我们)应当对有关奇异飞行物的、源源不断的报告采取积极的姿态,以确定其本质和来源……将目击报告与已知的德国和苏联航空器、飞行推进器、火箭和远程拓展能力联系起来是合乎逻辑的。因此,务必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回到FBI。下面的报告表明,FBI对高科技的纳粹技术可能落人苏联人的手中极为关切。细节源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以下是报告的部分内容:
“……另外,有消息称最近CIA在南欧和东南亚收到了许多报告,大意是说苏联人正在试验某种飞行器或导弹。它可以远距离地从海面上发射,飞行途中可以拐弯,而且可以回收。此消息尤其值得研究,因为本国的实验仅仅发展到把导弹运达指定的敏感地,而从未考虑过将导弹回收的问题。
(消息)同时披露,苏联人企图发展某种原子能武器,他们在占领德国期间掠取了大量有关核能的信息,还能支配裂变材料的限制供应。(消息)同时指出,苏联人中有一些相当优秀的原子能科学家,此外他们还拘禁着一批顶尖的德国科学家。”
也许,另一事件可作为此份报告的辅证。年夏天,大批UFO飞临美国,从而引起FBI的注意:
“近来,我听到、读到有关碟形飞行器——或者不管它们叫什么吧——在我们西部出现的报告,这使我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战后的、差点被遗忘了的事。我特此报告,因为我感觉这可能是全球性的。
“我兄弟和我去看他的一个朋友。那夜,我们三人沿着一条小道开车时,我看到一个形状怪异的物体悬在天上。此物体在我们正面,有13千米-16千米的距离,约米高。我立即停车,以便看得更清楚。
物体一面快速地向我们飞来,一面下降。离我们大约1.6千米时,它停止了水平运动,但仍像一个下降的降落伞一样摇摇晃晃,然后螺旋式地下降。
“我们花了5分钟时间赶往降落地点,但什么也没看见。我们在附近搜了10分钟。天色渐暗,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便回城了。”
“我无法确定我的伙伴是否也看见了这个物体,因为它发生得太突兀,极易被错过。但当我向他们描述我的所见时,他们也变得跟我一样激动不已。我的第一印象是那可能是一片云,但它却能直角飞行。”
“此事件发生的地点距哈伯比索菲城约千米。我发誓此事绝对可靠,物体的形状也无误。”
年夏季,有关目击UFO的报告引起了FBI的注意。值得重视的是,这次事件的事件主角是一位叫爱德温·M巴里的、住在斯坦福的人。纽哈文的FBl分部询问完他之后,巴里成为下列提交给J.埃加·胡佛局长的报告中的主角。
巴里说他是位科学家,现在康涅狄格斯坦福西大街的美国氨腈研究所物理部工作。他战争期间服务于与“曼哈顿”计划有关的放射实验室。他当时30岁,毕业于亚利桑纳大学。
巴里认为,飞碟话题已引起了当代科学家的
该飞行器是从约米远的距离观察到的。据称是圆形,直径为70米-90米,高约4.3米,其中包括深灰色、固定高度为1.53米-1.83米的头尾部。约1米高的中部似乎还在不停地转动,看起来类似直升机机翼飞行时造成的模糊图像。
飞行器的周边清晰可见,飞行器的声响较原来更低沉。拖拉机的引擎此时再次熄灭,直至飞行器声音消失之后,(证人)才重新发动拖拉机,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证人)在事发现场发现一些非绝缘金属散落在泥上或水里。很明显,这是飞行器与围栏及围栏之间的水泥柱撞击的结果。
事后,在场的人们曾多次谈论此事。但自年起,大家都离开了那里,失去音信。
这份特别报告受到局里的高度重视,复印件被送往内务部安全办公室、CIA局长办公室、海军和空军特别调查局局长办公室等部门。
年6月8日,另一个类似的故事出现了。这次的事发地在佛罗里达的迈阿密办公室。两页纸的报告如下:
年4月24日。(证人)来到迈阿密办公室,提供了以下有关某物体(即现在所谓的不明飞行物)的材料。据称,他曾于年11月拍摄过此物。
约在年,(证人)从德国航空学院毕业,被派往苏联前线,成为空军一员。年年底,他从部队退役,被派往奥地利的黑森林任某项绝密计划的试飞员,其间他看到了不明飞行器。
它呈碟状,直径约6.4米,无线电控制,机体外重叠着几个直升机发动机。他后来又回忆说,外凸部分围绕中轴旋转,中轴是固定不动的。当时他的任务就是拍摄这个飞行物体,他现在仍保留着一张从米高空拍摄此物体的底片。
据(证人)说,上述飞行器是由某位德国工程师设计制造的,但他对该设计师的现状一无所知。(证人)推断,有关飞行器的机密已落入盟军手中,并称此种飞行器至少击落过一架美国B-26飞机。
“看到有关类似物体的报告后,引起了(证人)愈来愈多的
正如我已详叙,在年7月10日那天,空军调查局军需情报处主管G.F.舒根将军曾说:“……战争部或海军部所从事的研究项目跟飞碟没有任何联系。”
此外,有证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的碟形技术,其结果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例如“阿佛罗卡”便是一个例子。起初“阿佛罗卡”的前景很是被人看好,人们设计了一个直径约10米的圆台,飞行器设计最高速度达3.5马赫,飞行距离千米。
然而,美国空军后来不得不承认:从年开始,空间实验室对其可行性充满疑问。通过各种测试,空间实验室在年2月宣布:“阿佛罗卡”不适合超音速飞行。数月后,实验室报告称有关概念是可行的,但在实施前必须解决许多问题——机械方面、发动机方面、空间动力学方面以及未知的飞行因素方面。
后来的测试结果证实,“风洞测试不满意”,“阿佛罗卡”计划就此被放弃。很显然,如果年的美国科技精英都无法解决圆形飞行器的难题,那在此之前的10年,美国军队乘坐纳粹建造的飞碟飞往世界各地的可能性,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再者,关于苏联在做类似实验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据披露,年8月曾有苏联特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出现,其目的就是企图获取UFO是否为美国新发明的证据。
因此,研究者们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二战期间纳粹的确在飞碟状装置上下过工夫,那么他们一定把太多的秘密带人了坟墓。
疑问仍然存在。假如FBI自20世纪40年代-60年代的备忘录所披露的材料属实,那纳粹又怎么可能发展他们的科技呢?为什么多年之后的美国科技精英对这项技术仍束手无策呢?有充分证据显示。
20世纪40年代曾有外星人乘坐的飞行器在美国本土坠毁,那么,是否有可能数年前类似的事件曾发生在德国境内呢?如果确有此事,而德国人又掌握了技术,那也许可以解释为何他们急于完善其人造飞碟的技术。真相或许比我们现在所认知的更为出乎意料。
飞碟结构:
飞碟围裙类似机翼上表面,说明是通过旋转获取升力,所以类似直升机。
动力源据传是爆炸反应发动机,
V1飞弹的脉动式发动机就是一种爆炸反应发动机,但是简单原始,现代爆震发动机高级些。
因为直接向切向喷气,所以类似喷气旋翼机。也就是讲,旋翼盘类似现代涡扇盘。可以起到喷气旋翼机的作用。
旋翼盘外侧有切向喷嘴。爆炸反应发动机有双向阀门:进气阀和排气阀,脉动式发动机只有进气阀。
排气阀的气体进入高压球形罐,通过阀门系统和喷嘴控制飞行。没有什么电磁之类现今也造不出来的东西。
(补充:飞行方式类似抽打陀螺,切向加速度提供前飞动力,只要调整阀门流量就可以飞行。)
爆炸反应发动机,是比火箭发动机更先进的发动机,目前脉冲爆震发动机就是其中一种,属于超音速燃烧,完全讲燃料烧掉,效率和功率很高。球状燃烧室内初步燃烧,然后火流通过管道并继续燃烧,高压气体进入球罐,再通过高压系统分流到低压系统,低压系统提供低速推力,高压系统提供高速推力。
低速类似喷气旋翼,提供起降和低速飞行。高速直接喷气,类似火箭,可以超音速。低速飞机,旋翼盘旋转,超音速飞行,旋翼盘关闭,使用升力体方式飞行,4马赫不在话下。
纳粹毁掉了图纸和技术,战后军事动力下降,所以简单的涡轮飞机代替了螺旋桨,而没有继续进步。超高压耐爆炸的阀门和球罐是技术的关键。估计他们搞出了超弹性材料,目前人类还不知道的材料。
3个球状物,就是3个高压球罐。暴露在外面是为了降温。
(1)嗯,我觉得那些扇面显然是依赖空气的,所以这个飞碟估计是纳粹所有项目里最“低端”的;
(2)超音速可以使用碟型翼,这属于升力体概念,高速效率还是高的,低速没效率。低速用旋翼盘,超音速旋翼盘固定并封闭,形成旋转升力体。这个概念比现代NASA还先进。
至于水做燃料,也不奇怪,脉冲爆震发动机燃烧温度度以上,超过金属熔点需要冷却,水冷最可行,如果结合贵金属催化剂,也许就可以分解出氢气,氢气再进入发动机,这技术目前还没有,当年德国也许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