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返网约车市场,出行方式即将巨变

“没有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也没有永远不倒的行业龙头。出行领域的未来将会如何演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投资家网作者飞碟瓜

高德背后,阿里的野心

出行领域,烽烟再起!

8月28日,阿里全资子公司高德发布传统出行数字化升级方案,也就是聚合网约车平台。这意味着,阿里重返网约车市场。

其实早在年7月,高德地图就上线了打车功能,不过当时规模很小。例如,在北京地区,其APP显示,只聚合了三家网约车平台。

相比原来,现在平台在聚合数量上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可接入企业达到了40家,比如享道出行、T3出行、峡客行、及时用车等。而且据高德方面表示,除了网约车,平台此后还会接入更多的传统出租车。高德的运力优势会越来越强。

高德算是出行领域的一支奇兵。高德自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深耕电子地图数据库领域。在年5月获阿里巴巴2.94亿美元投资之后,又在年以11亿美元的筹码正式成为阿里系一员。

在高德专注地图业务的同时,积累起了海量的车主资源与用户信息——年,高德地图被各地用户调用亿次,月活跃用户3.2亿,其APP成手机标配之一。

因此在年,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高德上线打车业务,又在年3月推出顺风车业务,当时还创新地打出了“坚决不会抽取用户佣金,保证乘客花多少钱,车主就能拿到多少钱”的口号,年则正式进军网约车市场,从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升级为一站式全域出行服务平台。

作为阿里全资子公司,高德的背后,体现的是阿里的野心。近年以来,阿里在出行领域不断加码。比如今年和其他两家互联网巨头苏宁、腾讯联合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央企共同打造了“T3出行”,由此组成了网约车领域的“国家队”,并通过小程序等形式进入公共交通领域,还推出了车联网等系统服务连接了传统车企。

其实,出行领域已经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平台争夺的一块巨大蛋糕。阿里在这边不断布局,腾讯自然也不肯示弱,在投资滴滴之后,又亲自下场和广汽联合打造了如祺出行;今年以来,腾讯连续申请了腾讯打车、腾讯出行、腾讯乘车码、腾讯乘车卡、乘车快报等多个商标。目前已经形成已经形成“四横两纵一中台”的业务矩阵。

美团也是盯上了出行这块大蛋糕。美团打车上线之后,在上海等城市以8%的低抽成和优惠券吸引新用户,短短3天切走了滴滴在上海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突破13万辆。

此外,携程、京东、58、顺丰等公司纷纷挖起了滴滴的墙角,出行领域一时强者如云。

互联网巨头在出行领域的纷纷布局,体现的是互联网下半场的流量焦虑。QuestMobile数据显示,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减少万,这是历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上增速也持续放缓,从年第四季度的22.6%降到年第一季度的11.8%,又降至本季度的6%。

可见,互联网下半场,过去跑马圈地抢流量的打法已经行不通了,现在了各大企业纷纷转向了对既有存量的争夺,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态布局,来吸引用户流量的贮存。而出行作为“高频、刚需”的重要场景,自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挑战滴滴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

高德此番动作,第一个恐惧的是谁?

当然是滴滴。长期以来,滴滴一直占据着出行领域的绝对龙头地位。德勤报告表明,年Q2,国内网约车平台日交易额约为4.8亿元,其中滴滴出行达到4.57亿元,占据将近96%的市场份额,远高于第二名的首汽约车。此外,该季度专车市场74%的订单量、快车99%的订单量都被滴滴拿走,剩下的零星市场份额则被首汽、神州、曹操等平台瓜分。

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目前高德打车业务日订单量已超万单,每单按单收入1.5-2.5元。若一数据属实,高德已经成长为中国第二大网约车平台。

在高德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滴滴却一直在走下坡路。自从顺风车事件之后,滴滴就受到了监管层的“格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diea.com/fdyx/11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