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150136625383418&wfr=spider&for=pc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瞧
□融媒体执行:产品创意部、内容分发部
□报道执行:政务产品部
热词“我为河南两会来‘带货’”
1月10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尹弘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确定了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报告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创意十足,巧借新媒体为河南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打破大众对非遗传统的“刻板印象”,让非遗走下“神坛”,走进大众的视线。
今年的省两会,大河报联合快手、淘宝直播、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推出我为河南两会来“带货”系列策划报道。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两个河南文化“传扬人”身上。他们,一个是出生在浚县的“80后”网红朱付军,他靠玩泥塑1年多全网圈粉万。一位是省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河南曲艺的传承和推广。1月12日,在大河报牵线下,这两位河南文化“传扬人”来了场隔空对话。
靠着把泥巴“玩活”,他1年多时间狂揽粉丝万!
朱付军出生于被誉为泥塑之乡的鹤壁浚县,年出生的他,踩着“80后”的尾巴。在快手平台上,他的昵称是“泥巴哥腾哥”,个人简介中写着“保护、传承与创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付军在接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在网上走红“纯属意外”。记者翻看了朱付军发布于年10月的第一部视频作品,想探究其走红的秘诀。视频时长不过10多秒,是一个按比例捏制的微型拖拉机,视频模拟了手摇拖拉机从启动到行进的过程,并很用心的配了发动机启动时“突突”的音效,甚至连启动时车身的抖动都被捕捉到。更令人称奇的是,当拖拉机启动音转变成行进音时,泥塑的车轮居然真的可以滚动向前行进!
“这个小视频当天晚上上传后,我就睡了,没当回事儿。第二天等我再看时,播放量已经上百万了。”朱付军称,他没想到自己一夜之间就“红了”。记者看到,截止目前,该条小视频点赞超15万,留言达1.1万条。
(泥巴哥朱付军)
“泥巴被你玩出了价值”“真正国产货”“一个人撑起了大家的童年”……网友们的评论让朱付军热血沸腾,随后他又推出了更多的视频作品。一团团没有生命的泥巴,开始在朱付军的手中“活了起来”。从重现儿时记忆里的农村场景“农机赛跑”,到《亮剑》中李云龙解放平安县城的场面重现,再到乡土气息味儿十足的“泰坦尼克”号,更大胆地运用定格动画的形式让诸葛亮等经典人物形象“动起来”……一个个作品,在朱付军快手账号上悉数登场。
总体来说,朱付军的泥塑作品很拉风、硬核,脑洞也足够大,比如,枪在开火时,会有火花冒出;“变形金刚”是由一辆泥车一步步变形而来;未来之战中,外星人乘坐飞碟向地球进发,被地面雷达发现后,战机升空进行导弹狙击。
小视频一个比一个有创意,更加有故事性和趣味性,朱付军的粉丝数量也随之飙涨,短短两个月时间,粉丝就突破了万。“我爱用‘腾腾”的发音给作品配音,粉丝喜欢叫我‘腾哥’,我的网名就从最初的‘我爱玩泥巴’,变成了‘泥巴哥腾哥’。现在,我全网粉丝大概有万。”朱付军告诉记者,一个制作优良的视频,从制作场景、道具到后期拍摄剪辑成成品,往往需耗时几天。从早忙到晚是常事儿,但朱付军乐在其中:“就像小时候玩泥巴一样,是游戏怎么会累,也不觉得枯燥。”
浚县泥塑泥咕咕闻名于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地主要在浚县伾山街道杨屯村。朱付军奶奶的娘家就在杨屯村,他自小就跟着奶奶学捏泥咕咕。“我现在的作品不讲究啥流派,是在传统泥塑上创新后的产物。”朱付军告诉记者,在弘扬与传承非遗文化中,从输血到造血,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有了庞大的粉丝群和